ID: 22571603

1.2.1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其解释(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苏教版(2019)必修2 遗传与进化

日期:2025-10-31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267930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2.1,遗传,必修,2019,苏教版,3份
    第二节 分离定律 第1课时 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其解释 [学习目标] 1.认同在科学探究中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运用数学统计方法、提出新概念以及应用符号体系表达概念的重要性。2.通过对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分析,培养归纳与演绎、抽象与概括的科学思维。 一、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否定“混合遗传学说” 豌豆杂交实验 实验结果 P 紫色花 × 白色花 (杂交)  ↓ F1  ?        ↓ (自交) F2    ?    (1)F1的性状为____,与亲本紫色花性状相同,而不是淡紫色,否定了“_____” (2)F2的两种表现类型及比例 2.豌豆人工异花传粉(杂交)的一般步骤 3.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实验过程 相关说明 (1)P具有____性状 (2)F1全部表现为____性状 (3)F2出现_____现象,分离比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3∶1 (4)实验结果与正交、反交无关 4.相关概念和符号 (1)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_____的_____表现类型。 提醒 相对性状的理解要点———两个同”: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一个不同”:不同表现类型。如豌豆的白花和绿叶、猪的黑毛和牛的黄毛都不能称为相对性状。 (2)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_____称为显性性状。 (3)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_____称为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_____和_____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5)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植物的异株异花传粉属于杂交。 (6)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植物的_____、同株异花传粉均属于自交。 (7)实验中相关符号及含义 符号 P F1 F2 × 含义 判断正误 (1)兔子的长毛和狗的短毛是一对相对性状 (  ) (2)显性性状是子代能够表现出来的性状,隐性性状是子代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 (3)性状分离是子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 (4)孟德尔通过豌豆的杂交和自交实验提出问题(  ) 任务一:杂交实验的一般操作和相关分析 如图是人工异花传粉的实验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是什么过程?应该在开花前还是开花后进行?目的是什么? _____ _____ (2)步骤②是什么过程?操作前后都要进行套袋处理,目的是什么? _____ _____ (3)该杂交实验中,母本和父本分别是哪种豌豆? _____ _____ (4)玉米为雌雄同株植物,玉米的花为单性花,对单性花的植株进行杂交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去雄。 任务二:请根据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归纳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1)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 子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 子代所表现的性状为_____。 (2)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 子代表现出不同性状 子代所表现的新性状为_____。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 F1自交 F2中性状分离比为3∶1 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_____。  交配类相关概念总结 方式 含义 杂交 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生物个体间相互交配的方式 自交 雌雄同体的生物同一个体上的雌雄配子结合(通常也指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生物个体间相互交配)的方式 正、反交 若甲(母本)×乙(父本)为正交,则乙(母本)×甲(父本)为反交,正、反交是相对而言的 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李清照描写海棠的词句“应是绿肥红瘦”中的“绿肥”与“红瘦” B.棉花中的长绒棉与彩色棉 C.“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的“脚扑朔”与“眼迷离” D.兔的长毛和短毛 2.家兔的毛色中,白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分析下列4组杂交组合的亲子代性状,其中能体现出性状分离现象的一组是(  ) 3.(多选)(2023·宿迁高一校考)玉米的甜和非甜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杂交实验能单独判断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 A.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