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资源跨区域调配 2019人教新版 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课程引入 北京五棵松地铁站站台之下仅3.67米处,两条巨大的混凝土涵道横贯站台、穿行而过,来自千里之外的滔滔江水,由此奔腾北上。在站台上穿梭的人们永远都不会感受到,脚下竟是澎湃的水流。整个华北平原上,40多座大中城市260多个县区、约1.2亿人也几乎不会感受到,因为一项史无前例的超级工程,自己的生活、城市的命运都早已悄然改变。这项工程人称“南水北调”。 辉煌中国———中国的圆梦工程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课程引入 思考: 1. 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2. 在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工程还有哪些? 3. 它们对区域发展有什么影响?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中国水资源的分布 中国水能资源的分布 中国主要油气田的分布 中国主要煤矿的分布 思考:中国四种自然资源分布的特点。 南多 北少 西多 东少 西多 东少 北多 南少 北多 南少 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存在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贫乏区,自然资源产品的生产地具有一定的集中性。 区域资源禀赋差异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中国人口密度分布 中国工业中心和工业区分布 中国主要城市群空间分布 思考:中国经济发展和资源需求特点。 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和人口的集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会出现严重的资源短缺。 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对资源的需求不同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总结 区域资源分布差异和资源需求差异的矛盾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2.我国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南水北调 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 北煤南运大通道 火电 水电 水电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3.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通过市场机制、行政指令和统筹规划而实现 满足区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 达到优化配置资源、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实现区域共同发展 促进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条件) 会对社会、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课程导入案例分析: 南水北调工程 四横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三纵 东线 中线 西线 1.工程线路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方案 东线 调水源地 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 线路走向及供水区 利用京杭大运河北送,至黄淮海平原东部地区、胶东地区和京津冀地区 可调水量 大 源地水质 较差 输水方式 南段抽水,北段自流 线路长短 较长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方案 中线 调水源地 由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和三峡库区引水 线路走向及供水区 沿地势第三级阶梯西侧供水至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 可调水量 较大 源地水质 较好 输水方式 自流 线路长短 最长 中线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西线第一、二期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 方案 西线(规划) 调水源地 规划从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调水 线路走向及供水区 沿地势第一级阶梯引水入黄河上游,供水给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 可调水量 较小 源地水质 最好 输水方式 自流 线路长短 最短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总结:对比三条路线的基本情况 方案 西线(规划) 中线 东线 调水源地 规划从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 大渡河上游调水 由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和三峡库区引水 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 线路走向及供水区 沿地势第一级阶梯引水入黄河上游,供水给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 沿地势第三级阶梯西侧供水至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 利用京杭大运河北送,至黄淮海平原东部地区、胶东地区和京津冀地区 可调水量 较小 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