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72695

(新教材)7.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课件+教学设计+课时训练+视频素材)

日期:2025-04-04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582040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新教材,教材,7.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课件,教学设计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课时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 ) ①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 ②对道德情操的涵养 ③对自负自强的追求 ④是最优秀的民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下列节目能够弘扬中华人文精神的是( ) ①《中国诗词大会》②《经典咏流传》③《故事里的中国》④《典籍里的中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价值观念、民族气质、制度选择、文化艺术等都与人文精神的滋养密切相关。下列属于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的是( ) ①熏陶教化作用 ②凝聚示范作用 ③产生负面情感作用 ④提高学习成绩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八号,中国航天人像拧螺丝一样把自己拧在工作岗位上,拧在祖国的航天事业中。赤心贯苍穹,向中国航天人学习。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①坚定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的信念 ②就是要制定目标成为航天一份子 ③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 ④发挥榜样的作用,积极进取勇担使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安阳街头,小女孩为摔倒在地的老人撑起雨伞;杭州小伙子为香港小女孩捐献造血干细胞,完成一场生命的往来;大连“硬核大爷”自带“勿需让座”小牌坐地铁……他们的举动( ) ①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做到了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③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④促进社会和谐,传递正能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广东省新时代好少年梁恩语,热心公益重担当,连续三年带领志愿服务团队参加“守望母亲河”环保志愿服务,她把发现的环保问题加以科创研究,在农村“生活污水”水生植物净化系统研究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她的行为( ) ①是爱人利人,择善而行的表现 ②是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的体现 ③是促进社会和谐思想文化的体现 ④是践行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表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我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包括( ) ①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②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③弘扬中华传统思想 ④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中华民族推崇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提倡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下列行为属于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的是( ) A.志愿者到敬老院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 B.小明等待公交车时不排队,拥挤上车 C.军军在地铁里大声喧哗 D.小磊在上晚自习时与同桌追逐打闹 9.下列名言警句与“尚和合”、弘扬促进社会和谐思想文化一致的是( ) 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②“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③“四海之内皆兄弟” ④“形具而神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这启示我们要( ) ①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 ②充满活力朝气,积极努力奋进 ③勇担使命,争做向上向善好少年 ④努力学习,一心只读圣贤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为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我们应( ) ①学会与他人和谐共处 ②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③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 ④尊重自然,与天地万物共生共灭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12.“人之初,性本善”,善良让我们有善心,做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事情。下列属于向上向善行为的是( ) ①一日三省吾身,追求至真至善至美 ②每天值日生把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