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75260

12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无答案)

日期:2025-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9次 大小:335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答案
  • cover
《与朱元思书》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根据翻译提示和课本注释,疏通文意,整体把握文意。 3.初步感受作者情感。 学习重难点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根据翻译提示和课本注释,疏通文意,整体把握文意。 课前备学 将课文朗读至少三次,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结合课本注释,尝试对文章进行初步翻译,不懂的地方进行批注。 补充知识 骈文(也称“四六文”),起源于汉末,盛行于六朝,唐宋古文运动后渐衰。 特点: (1)句式上,以四六句为主,讲究对仗,两两相对。 (2)声韵上,讲究平仄,韵律和谐。 (3)语言上,重视辞藻的华丽,多用典。 课中探学 自主预学 本文选自 ,作者    ,是    (朝代)文学家。字    ,吴兴故鄣人。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    ———。 小组合学 根据“翻译提示”并结合课本注释,小组讨论完成字词句的翻译。先试着翻译该句关键字词,再连成句。 【翻译提示】 翻译方法: 留 ———国号、年号、地名、人名、书名、官名等; 替 ———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 调 ———调整语序,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补 ———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 删 ———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翻译。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示范) 俱: 净: 共: 从: 东西: 译文: 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 的景色。既写出江流 ,也表现了作者 心情。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1组) 自: 许: 绝: 译文: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交代了 。“奇山异水”点明了 的总体特点,抒发了作者 之情。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组) 缥碧: 甚箭: 奔: 译文: “千丈见底”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江水 的特点。“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描写出 的特点。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3组) 寒树: 负: 上: 轩: 邈: 直指: 译文: 这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描绘出 的景象。“竞” “相”赋予了静态的山 。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4组) 激: 泠泠: 作: 嘤嘤: 千: 转: 无: 绝 : 译文: 从 的角度,描绘了 的声响,奏出一支美妙的大自然交响乐。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5组) 戾: 息心: 经纶: 反: 译文: “鸢飞戾天者”按照现代汉语,其正确语序应为 ,这属于倒装句中的 句。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6组) 柯: 上: 昼: 疏: 交映: 日: 译文: 从 角度补写林中景致,照应前文的“寒树”。 交流研学 小组合作讨论后,在班上展示。每组展示一题,展示时,其他小组及时做笔记,互相点评补充。 反馈评学 【一词多义】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 ) 天下独绝 ( ) 百 绝 猿则百叫无绝 ( ) 猿则百叫无绝 ( ) 直视无碍 ( ) 负势竞上 ( ) 无 上 猿则百叫无绝 ( ) 横柯上蔽 ( ) 总结固学 本文主旨(事件+情感) 本文 (事件),表达了 的情感。 课后延学 说说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深层意思的理解。写一则200字左右的笔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