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78429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快乐读书吧《童年》课件(共16张PPT)

日期:2025-04-2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17428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统编,PPT,16张,课件,童年,书吧
  • cover
(课件网) 《童年》(六上)整本书阅读 高尔基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历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是享有盛誉的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列宁语) 熟悉作品 长篇小说《母亲》 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文学遗产中最优秀的部分之一,在这些作品中,高尔基根据早年的生活经历,真实描绘了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俄国社会生活的全貌,展示了充满残酷、野蛮、愚昧、污秽的令人窒息的生活,表现了一代新人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崇高理想。 《童年》讲述的是孤独孩童“我”的成长故事。小说以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来审视整个社会及人生。“我”寄居的外祖父家是一个充满仇恨,笼罩着浓厚小市民习气的家庭,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家庭。此外,小说也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腐败、没落而趋向灭亡的过程。小说通过“我”幼年时代痛苦生活的叙述,实际反映了作家童年时代的艰难生活及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展现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广阔社会画卷。 《童年》与其续篇《在人间》《我的大学》共同构成了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是首篇。在这部小说中,描写的是作者3岁—10岁的童年生活。记叙了主人公阿廖沙成长、生活的历程。阿廖沙4岁时,父亲就死了,于是跟着外祖父、外祖母过着贫寒、艰苦的生活。外祖父有着矛盾复杂的性格,他的内心有善良的一面,但贪婪金钱腐蚀了他的灵魂。在这冷冰冰的世界里,只有外祖母庇护、关心着他,给予他无限的温情和钟爱,并对他进行了有益的教导。 作品主要塑造了两大类人物形象,作者通过对这两大类人物的叙述表达了对他们的爱憎之情。 两大类人物: 一类以外公为代表的自私残暴的人; 另一类是以外婆为代表的正直、善良的人。 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 阿廖沙: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 典型情节如捡破烂补贴家用、同情小茨冈、帮助格里戈里度过难关。 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胸怀宽大、善于忍让 ; 典型情节如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阿廖沙听、镇定指挥大家救火、外祖父把她的衣物卖掉也不计较。 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 典型情节如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阿廖沙因染坏一匹布,被他打得昏死过去;狠心剥削工人,暗放高利贷,怂恿帮工偷东西。 人物形象: 小茨冈:善良、勤劳、能干乐观纯朴。 大舅舅 (米哈伊尔): 自私自利。 小舅舅 (雅科夫): 自私自利。   舅母( 纳塔利娅): 温柔、怯弱。 表哥 (雅科夫的萨沙 ):顺受、麻木。 表哥 (米哈伊尔的萨沙): 沉默、忧郁。 格里戈里:正直、本分的老工人。 “好事情”: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 保姆( 叶芙盖尼娅 ):快活、善良。   利 艺术手法 : ①选材独特,取材于作家经历。 ②以一个小孩的眼光来描述的,这样给一幕幕悲剧场景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读起来令人悲哀但又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③语言简洁生动、活泼,非常口语化,描写栩栩如生,非常适合人物的口吻和当时的语言环境。 阿廖沙经历了哪些苦难 1.阿廖沙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瓦尔瓦拉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卡什林家。 2.阿廖沙来到外祖父家时,由于家业不景气,外祖父变得也愈加专横暴躁。 3.阿廖沙的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亲的嫁妆而不断地争吵、斗殴。 4.在这个家庭里,阿廖沙看到人与人之间弥漫着仇恨之雾,连小孩也为这种气氛所毒害。一天,他出于好奇,又受表哥怂恿,把一块白桌布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