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79148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单元小结与测评课件+学案+测评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9965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高中,课件,评卷,学案,测评
    (第一~二单元) 一、选择题 1.据文献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史称涂山之会;启召集方国首领,祭祀上天众神,“大飨诸侯于钧台”,史称钧台之享。这种盟会(  ) A.体现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B.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制度 C.保留了原始民主的残余 D.标志着“家天下”的形成 2.“谤”字本义是指议论或批评别人过失,相传尧舜时代广树“谤木”,以便民间批评权力的运行。至秦汉时“谤木”已完全失去原有的功用,而“诽谤”也由批评权力的激赏,衍变为无中生有毁人名誉的罪名。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皇权官僚体制确立 B.民众言论空间狭窄 C.儒家成为正统思想 D.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3.5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北魏)入主中原后,根据汉地传统钦定流品出身秩序,妥善安置滞留乡梓的汉人士族,依照魏晋惯例广泛吸纳汉人士族步入官场,放宽世资核算的标准,并充分满足其提升门第的利益诉求。北魏这些措施意在(  ) A.整合民间力量以扩大统治基础 B.推动不同民族间的交流与交融 C.强化政治认同以维护鲜卑统治 D.加快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4.下表是我国古代部分王朝的监察法规。 朝代 法规 内容 西汉 《监御史 九条》 规定了对有讼者、盗贼者、伪铸钱者、吏不廉者等九种情况的监察 曹魏 《察吏 六条》 要求对民疾苦冤、墨绶以上官吏的政绩、民有特别品行德才者等六种情况进行监察 唐朝 《遣使巡省 天下诏》 规定了问民疾苦、政刑苛弊、宣扬风化等监察内容 这可以用来说明我国古代监察制度(  ) A.法规完善    B.重视权力制衡 C.职责明确 D.强调组织独立 5.(2023·湖南卷)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事后,孔道辅等遭贬黜,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这反映了宋代(  ) A.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 B.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权威 C.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 D.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 6.1866年奕?奏请同文馆招收30岁以下的正途仕人,遭到了大学士倭仁的强烈反对:“朝廷命官必用科甲正途者,为其读孔孟之书,学尧舜之道……何必令其学为机巧,专明制造轮船、洋枪之理乎。”这说明清政府在人才选拔上(  ) A.倾向于学堂选官 B.受西学和洋务运动的影响 C.不再注重儒家经典 D.体现“中体西用”的理念 7.1913年3月18日,赢得国会选举胜利的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在他人生最后一次演讲中说:“吾党昔为革命团体,今为政党……昔日专用激烈手段谋破坏,今日则用平和手段谋建设。”两天后宋教仁被暗杀身亡。年底国民党被解散。这折射出(  ) A.袁世凯接受劝进当皇帝 B.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趋于失败 C.国民党开始宪政的尝试 D.国民党的“训政”是一党专政 8.南京国民政府《考试法》规定:简任官以上的文官无须考试,一般由曾任荐任最高级三年以上者升任或从有“特殊著作”或“特殊贡献”者中选任;对于一些所谓“有特殊贡献者”也可以不通过任何考试即可由最高当权者破格提拔。该条款的实施(  ) A.体现了文官制度的开放性 B.确立了国民党政府的一党专制 C.提高了文官队伍整体素质 D.易导致政府内部拉帮结派现象 9.(2023·海南卷)有苏北民歌唱道:“不要吹,不要打,不坐轿,不骑马”“不拜天地不拜灶,又不烧香点纸马”“区里登记走一下”“要问我家陪什么?不用箱柜来陪嫁,陪了一头小花牛,给姐耕地种庄稼”。歌中这一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 A.1912—1927年 B.1927—1937年 C.1949—1956年 D.1978—1992年 10.下图为1979—1987年我国广告营业额变化情况。这反映出我国(  ) A.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一定成就 B.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