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81022

【名师教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6 古对今 教学设计(2课时)

日期:2025-04-1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2969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名师,教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知汉语的韵律,热爱中华传统文化。 语言运用:运用借助图片、结合生活实际、定位联想等方法理解词语。 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对子中两两相对的关系。 审美创造: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课前解析 关注课文:《古对今》由三个小节组成,每小节四行,且结构相同:每一小节的前两行是单音节词对单音节词,如“古对今”“晨对暮”“桃对李”;后两行是双音节词对双音节词,如“严寒对酷暑”“和风对细雨”“莺歌对燕舞”。三段韵文以简洁形象的语言和长短句交替的节奏,或同义组对,或反义相对,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关注字词:本课13个会认字中,“暑、晨、朝”是翘舌音,“圆、严、寒、暖”带有前鼻韵母an,“杨、香”带有后鼻韵母ang;本课要求会写6个字,其中1个独体字,2个上下结构的字,3个左右结构的字;词语“严寒、酷暑、和风、细雨、朝霞、夕阳、鸟语、花香”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借助图片、结合生活实际、定位联想等方法理解。 关注对诗歌的理解:这篇课文以对子的形式描绘了自然之美,课文中的插图对应了对韵歌中的部分景物,并采用了写意画的方式展示了“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象,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圆、严”等13个生字,会写“对、今”等6个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重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想象课文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难点)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圆、严”等13个生字,会写“今、夕”2个字。 3.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同学们,上个学期我们学过一首《对韵歌》,你们还记得吗 谁来背一背 指名让学生背一背。 2.教师过渡:《对韵歌》读起来真是朗朗上口,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山清水秀、桃红柳绿的美丽画面。今天,我们再一起学习一首新的对韵歌———《古对今》。 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板书:古对今) 3.教师提示:“古”和“今”意思相反。 4.教师指导学生书写“今”。   设计意图:由学生已熟背的《对韵歌》入手,将其带进新的学习情境中,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规律。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活动一: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识字方法:这节课中有很多要求我们认识的生字,都有哪些好方法来记住它们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2)教师出示早晨景色的图片,学生认读“晨”。 (3)教师出示朝霞和夕阳的图片,学生认读“朝霞”“夕阳”。 2.活动二:听课文音频,把容易读错的字标出来。 学习生字。 (1)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读得好的表扬,读得不准的教师及时正音。 (2)教师指名让学生认读,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正音并强调:“圆、严、寒、暖”带有前鼻韵母an;“暑、晨、朝”是翘舌音;“杨、香”带有后鼻韵母ang。 (3)区分“圆”与“园”。 教师引导:这两个字读音相同,意思有所区别。我们来给它们分别口头组词吧! 预设:圆———圆圈、圆饼、圆形;园———幼儿园、动物园、植物园。 教师小结:“圆”指的是一种形状,如圆形、团圆、汤圆等;“园”指的是一个地方,如菜园、花园、园丁等。 3.活动三:出示词语,分类抽读。 教师引导学生认读词语: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呢 严寒 酷暑 春暖 秋凉 和风 细雨 朝霞 夕阳 莺歌 燕舞 鸟语 花香 学生交流讨论。 (1)教师引导:“严寒、酷暑、春暖、秋凉”是描写春夏秋冬季节特点的词语。请大家看图来猜一猜,“严寒”“酷暑”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交流汇报。 (2)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和风、细雨”。 (3)教师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