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目标分解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亚洲地区的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亚洲文明的多元面貌 1.结合伊斯兰教兴起的历史事实,从历史解释的角度理解伊斯兰教兴起的原因及影响。(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2.结合奥斯曼帝国扩张的地图,从时空观念的角度认识奥斯曼帝国崛起的历程及影响。(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3.结合德里苏丹国家疆域图,从时空观念的角度认识笈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的扩张及其文明特点。(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4.搜集相应的史料,从史料实证的角度认识大化改新的内容及意义,运用唯物史观,理解大化改新后日本进入幕府政治的原因。(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自主预习·悟新知】 阿拉伯 帝国 建立 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① 三洲的大帝国 政治 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 经济 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发展;陆海贸易繁荣;城市繁多 文化 吸收被征服地区的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成就突出。② 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奥斯曼 帝国 建立 16世纪后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政治 ③ 是最高统治者 经济 15—16世纪,控制连接④ 的商路,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 南亚 笈多帝国 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但政令不够统一。⑤ 发展为主要宗教 德里苏 丹国 13世纪初,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最高统治者称苏丹,地方划分为⑥ ,以伊斯兰教为国教 东亚 日本 646年开始“⑦ ———,经过改革,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10世纪,日本的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⑧ 集团日益重要。12世纪末,进入幕府政治时期,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实权;17世纪建立的德川幕府意图以⑨ 加强统治,抵御外来影响 朝鲜 7世纪末,新罗建立中央集权国家。10世纪初,王建建立高丽王朝,仿效中国在中央设⑩ ,将地方划分为十道,推行土地国有,引入科举制,中国的儒家经典和辞章之学广为传播。14世纪末,李成桂改国号为朝鲜。16世纪末,中朝军民联合抗击日本侵略 比较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阿拉伯帝国 奥斯曼帝国 区域 阿拉伯半岛 小亚细亚 侵略扩张 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北非的广大地区 逐步征服小亚细亚、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 都城 先为麦地那,后迁至大马士革,之后又迁至巴格达 伊斯坦布尔 建立帝国 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16世纪后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统治措施 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官僚机构辅助 最高统治者苏丹既是宗教领袖,又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 政治体制 政教合一 对外来文 化态度 交流、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具有沟通东西、承上启下的作用 控制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破坏地中海地区原来的商业秩序和环境,阻碍了东西方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学思之窗 结合上面的地图和材料,说说阿拉伯帝国在沟通世界贸易中的作用。 解题关键:把握阿拉伯帝国的区域地理特点和商业发展特色。 思路引领:结合教材中的地图和文字材料,提取总结相关信息,联系教材中阿拉伯帝国的商业发展特点进行分析归纳。 思考点 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解题关键: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思路引领:结合教材内容,从政治、经济、地理因素、文化特点等角度分析总结。 问题探究 这段评价有道理吗 谈谈你的理由。 解题关键:把握幕府实施锁国政策的意图和产生的效果。 思路引领:根据材料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幕府实施锁国政策的意图和产生的影响等角度分析。 学习拓展 结合中国历史,查找资料,看看有哪些文化成就经阿拉伯人传入了中国 【合作探究·提素养】 奥斯曼帝国兴盛与衰落的原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