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科学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 学习目标 1.知道测导体电阻率的原理。2.熟悉导体电阻R、导体长度l和导体截面积S等物理量的测量。3.通过计算得出导体的电阻率,并进行误差分析。4.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能正确选择电流表的内、外接法。5.熟练掌握图像法处理数据的技巧。 探究1 伏安法测电阻 1.测量电路 (1)电流表外接法,如图。 (2)电流表内接法,如图。 2.电流表的两种接法 内接法 外接法 电路 误差 分析 电压表示数 UV=UR+UA>UR 电流表示数IA=IR R测=>=R真 当R RA时,误差越小 电压表示数 UV=UR 电流表示数 IA=IR+IV>IR R测=<=R真 当R RV时,误差越小 误差来源 电流表的分压作用 电压表的分流作用 口诀 大内偏大 小外偏小 3.选择电流表内、外接的常用方法 (1)直接比较法:适用于Rx、RA、RV的大小大致可以估计的情况。当Rx RA时,采用内接法,当Rx RV时,采用外接法。 (2)比值法 当>,即Rx>时,电压表分流影响大,用电流表内接法; 当<,即Rx<时,电流表分压影响大,用电流表外接法; 当=,即Rx=时,两表影响相同,两种接法均可。 (3)试触法:适用于Rx、RV、RA的阻值关系都不能确定的情况,如图所示,把电压表的可动接线端分别试接b、c两点,观察两电表的示数变化,若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明显,说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对电路影响大,应选用内接法;若电压表的示数有明显变化,说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对电路影响大,应选外接法。 例1 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待测电阻Rx约为200 Ω,电压表V的内阻约为2 kΩ,电流表A的内阻约为10 Ω,测量电路中电流表的连接方式如图甲或图乙所示。 计算结果由Rx=计算得出,式中U与I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若将图甲和图乙中电路 测得的电阻值分别记为Rx1和Rx2,则_____(选填“Rx1”或“Rx2”)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且测量值Rx1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真实值,测量值Rx2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听课笔记 例2 某同学用伏安法测定待测电阻Rx的阻值(约为10 kΩ),除了Rx、开关S、导线外,还有下列器材供选用: A.电压表(量程0~1 V,内阻约10 kΩ) B.电压表(量程0~10 V,内阻约100 kΩ) C.电流表(量程0~1 mA,内阻约30 Ω) D.电流表(量程0~0.6 A,内阻约0.05 Ω) E.电源(1.5 V,额定电流0.5 A) F.电源(12 V,额定电流2 A) G.滑动变阻器R0(阻值范围0~10 Ω,额定电流2 A) (1)为使测量尽量准确,电压表选用_____,电流表选用_____,电源选用_____(均填器材的字母代号)。 (2)画出测量Rx阻值的实验电路图。 (3)该同学选择器材、连接电路和操作均正确,从实验原理上看,待测电阻测量值会_____其真实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因是_____ _____。 听课笔记 探究2 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 1.实验目的 (1)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 (2)学习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 2.实验器材 螺旋测微器、刻度尺、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及导线、待测金属丝、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 3.实验原理与设计 (1)把金属丝接入电路中,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R=)。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 (2)用刻度尺测出金属丝的有效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金属丝的直径d,算出横截面积S(S=)。 (3)由电阻定律R=ρ,得ρ===,求出电阻率。 4.实验步骤 (1)测直径:用螺旋测微器多次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算出其平均值。 (2)测长度:把金属丝的两端固定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