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课程标准 1 学习目标 2 核心素养 3 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 结合案例,理解我国宏观发展格局。 结合案例,重点分析我国四大板块和三大战略国家发展战略。 综合思维:结合地理热点材料,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区域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 人地协调:通过对区域发展战略的分析,理解党和国家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形成人地协调观。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地区,以丘陵、山地为主,有“山城”之称。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就是指重庆利用新亚欧大陆桥这条国际铁路通道,从重庆出发,经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向西过北疆铁路,到达 探究导入 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杜伊斯堡,由沿途六个国家铁路、海关部门共同协调建立的铁路运输通道。重庆出发的货物,通过“渝新欧”铁路线运输,沿途通关监管互认,信息共享,运输全程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边境口岸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 探究导入 问题探究 1.在图中找出“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经过的国家及主要城市。 途经重庆、西安、兰州、乌鲁木齐、阿拉山口等国内段和哈萨克斯坦(努尔苏丹)、俄罗斯(莫斯科)、白俄罗斯(明斯克)、波兰(华沙)等国际段,最后成功到达目的地———德国(杜伊斯堡),全程经过了6个国家。 探究导入 2.“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给重庆乃至我国西南地区带来怎样的影响 促进重庆经济总量的增长;促进西南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西南地区贸易的发展;为西南地区提供了新的进出口通道;缩短了重庆乃至中国内陆货物出口欧洲的时间;增强了重庆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 问题探究 探究导入 3.议一议,重庆开通“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的地理背景有哪些 我国对外贸易需求增多;产品特征对运输时效性要求高,运输瓶颈出现;其他国家企业对西南地区的关注;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需求。 问题探究 我国宏观发展格局 长江经济带 一 二 目录 Content 京津冀协同发展 三 一、我国宏观发展格局 区域发展战略 概念: 是指对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 态环境保护作出的整体谋划。 特点: 战略性 长期性 稳定性 可持续性 一、我国宏观发展格局 人口数量大 区域差异大 发展不平衡 基本国情影响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发展,再到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演变 一、我国宏观发展格局 我国不同时期的区域发展战略 时间 战略 措施 目的 改革 开放前 区域均衡发展 优惠政策和大量投资 加快内地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改革 开放后 非均衡发展 利用沿海工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大力发展外向型产业。 促进东部沿海地区 的快速发展 新时期 区域协调发展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四大板块,三大战略,老少边穷地区发展,海陆统筹等) 形成新的区域发展战略 一、我国宏观发展格局 阅读四大地区协调发展,找出四大地区的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地区 优势条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东北地区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协调 阅读:四大地区协调发展 东部地区:构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高地,重点发展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中部地区:构建产业创新、现代服务、综合交通和现代物流体系 西部地区:加强交通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培育优势产业、新型产业和特色产业,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东北地区:体制机制创新,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增强发展活力、内生动力和整体竞争力 阅读:四大地区协调发展 (1)对照我国地形图和气候图,说出四大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