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课前、课后练 一、课前预学 1.1917年11月7日晚,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正式开幕。大会宣告全部地方政权一律转归当地的 代表苏维埃。大会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新政府由 党组建, 任人民委员会主席。 2.1917年11月7日,全俄 第二次代表大会正式开幕。大会通过了《 》,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 任人民委员会主席。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废除了旧的国家机器,创建了新的 ;废除了旧的常备军,组建了 ;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收归国有,建立 ;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皇室和教会的土地,分给 耕种;废除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 3.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 的国家,推动了国际 革命运动,鼓舞了 人民的解放斗争。 二、课中导学 4.(2023·吉林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革命的爆发是二月革命后一系列事件发展的必然结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了本阶级的利益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人们相信布尔什维克,认为只有推翻无能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工农自己的政权,国家才能有出路。 材料二:1921年春,苏俄发生大面积的灾荒,三千多万老百姓挣扎在饥饿的边缘。苏维埃政权继续推行对农民余粮的无偿征集政策,引起了农民的不满…… 材料三:戈尔巴乔夫推行以“民主化、新思维”为旗号的修正路线,非但没有革新苏共、给百姓带来真正的民主和人权,反而彻底葬送了社会主义,成就了西方资本主义的霸权…… (1)材料一中的“帝国主义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布尔什维克"在谁的领导下推翻了“能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为挽救材料二描述的危机,苏俄采取了什么政策?该政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材料三中的“彻底葬送了社会主义”指的是什么事件? (4)综上所述你能从中得到哪些启迪? 三、课后助学 5. 苏联著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写道:在那动乱的1917年的4月,吓得昏头昏脑的小市民,早上起来,揉着惺忪的睡眼,推开窗户,提心吊胆地 询问比他起得早的邻居:“今天城里是哪一派掌权 ”正确回答是( ) A.沙皇政府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工兵代表苏维埃 D.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6.(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单元测试卷(A))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有90余万人出席追悼大会并默哀,“列宁的‘朴实谦逊、不摆架子’是人类最下层普通群众的新式领袖的最大长处”。其主要功绩是( ) A.废除了农奴制度 B.领导了十月革命 C.实行了明治维新 D.制订了苏联宪法 7.(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单元测试卷(A))如图所示为“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它长124米,宽16.8米,建造于1903年,现停泊在列宁格勒市内的涅瓦河畔,被作为重要的历史文物保存下来。它见证了( ) A.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 B.法国大革命的曲折 C.日本明治维新的历程 D.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8.(2024九上·衡阳期末)1917年11月7日晚,全副武装的工人,士兵和水兵向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发起猛烈进攻。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给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 A.二月革命 B.十月革命 C.光荣革命 D.国民革命 9. 俄国国徽图案在历史上有过多次变化:1917年,改变后的新国徽虽然仍以双头鹰为主体,但图案上的王冠、权杖和金球都消失了;1918年的新国徽上则彻底变成了镰刀、斧头和麦穗等图案。这两次变化说明………( ) 1883—19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