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88415

2025届江西省赣州市上犹中学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5-05-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1076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届,试题,历史,月月,学期,三下
  • cover
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 1.郑州商城遗址中发现的骨刻文字(图1)属于早商时期,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卜辞。据考证,该卜辞与殷墟出土的商朝中后期卜辞(图2)相似。图1所示文物的研究价值主要是() A.实证了从商伊始的华夏文明 B.有助于中国信史的研究 C.勾勒了殷商文化北移的过程 D.凸显商朝政治神权色彩 2.有学者在对东晋、宋、齐曾任尚书事等重要官职的人物进行身份统计时发现,南朝宋士族门阀占总数的64%,这一比例比东晋下降了15%,南朝齐时期继续下降至55%,而宗室占比则在稳步回升。这一变化可用于说明() A.皇权呈现复兴倾向B.政体呈现多元化趋势 C.封建统治基础扩大D.皇权与士族互相依赖 3.宋朝基本不再采用征兵制,而是采用募兵制,将军队分为禁军和厢军等。禁军实际上是以国家雇佣的形式服兵役,而厢军实际上是以国家雇佣的形式服杂役。这一现象() A.避免了繁重的劳役负担B.折射出边疆形势的严峻 C.保障了稳定的社会秩序D.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4.清代宫廷大戏《昭代箫韶》基本依杨家将小说改编而来,但大幅减少了杨家将与辽斗争的内容,同时大幅扩充了杨业等忠臣与潘仁美等奸臣斗争的内容,使之占剧本约三分之二的篇幅。这些变化() A.反映了文化认同的加强B.说明了戏曲艺术的优势 C.丰富了民众的精神生活D.强化了宫廷的权力斗争 5.李贽反对将孔子圣人化,认为他也是庸众的一员。他还特别痛恨那些假道学们,认为他们的人格还不如言行一致的市井小民。李贽的上述认识() A.隐含着自由和叛逆思想B.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 C.强调社会成员身份平等D.否定了传统伦理道德 6.1864年,莫尔费等四名外国人由上海赶赴湖州应募洋勇,途经麻庄村时,因抢劫村民财物被民团拿获。民团将其先后送交当地横泾税卡、木渎司县丞处和吴县官府,均被拒绝处理。这可以用来说明() A.地方司法受社会性质的影响B.“东南互保”事件妨碍地方治理 C.太平天国运动瓦解基层秩序D.清政府已经沦为“洋人的朝廷” 7.最早研究西方社会与文化的晚清士大夫,他们认为把欧美国家和中国作比较,欧美国家是类似华夏民族的“三代”。如徐继畬认为华盛顿不当国王,是三代时期的天下为公;郭嵩焘、 王韬认为当时英国是华夏的三代;康有为认为欧美政治是三代和两汉。这些认识反映了() A.近代社会变革的难度巨大B.中体西用的思想成为各界共识 C.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一致性D.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日益加深 8.下表为民国初年私人开办的一些女子学校的办学特色。据此可知,当时() 学校 地点 特色 中央女校 北京 设有六个年级,分为工艺组、纺织组等 神州女校 上海 设国文、图画等专修科,毕业生大多致力于政教的发展 女子政法学堂 上海 以培养妇女参政人才、储他日议院之选为办学宗旨 A.南方受现代思潮影响更深刻B.女性的独立性受到普遍关注 C.民国政府助推近代教育改革D.社会进步推动女子教育发展 9.全面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借助纪念辛亥革命来表达政治话语。中共通过阐发辛亥教训,强调了其对辛亥革命的继承,凸显政治合法性。中共还以辛亥教训作为指导全民族抗战的思想资源之一。这一举措() A.立足于革命任务的改变B.服务于民族战争的需要 C.体现了革命道路的转变D.彰显毛泽东思想的完善 10.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一书中提及,包产到户让农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带,大量闲散人口开始创办社队企业,之后被称为乡镇企业。它们在制造、流通、金融三大环节对计划经济体系实施了“蚂蚁咬堤”式的“侵蚀”和“破坏”。这一现象说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业的进步 B.计划经济使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 C.土地政策的调整加速了商品经济的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