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高三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距今6500-5000年的红山文化大型墓葬遗址中,出土了多件龙形玉器,这些玉龙造型变化较小,构成也比较一致。与玉龙一同出土的还有勾云纹玉佩、马蹄形玉器等成组随葬品。这可用于说明红山文化 A.进入了早期国家阶段 B.是新石器时代早期代表 C.孕育了礼制规范雏形 D.饱含长江流域文化特征 2.图1所示为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记载的一个叫喜的基层官吏生平大事(部分)。该记载可印证 十三年,从军 十五年,从平阳军 十七年,攻韩 十八年,攻赵 十九年,□□□□南郡备[警] 廿一年,韩王死 廿二年,攻魏梁 廿三年,兴,攻荆 -- 图1 A.国家统一进程 B.赋役负担沉重 C.郡县制的形成 D.楚汉战争概况 3.两汉三国时期,户籍书写于简牍上,主要记载籍贯、户主及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东晋南朝户籍的内容日趋复杂,先祖的仕宦履历、家庭成员的联姻状况以及某些诏书等,均需要在户籍上著录。这些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豪强地主控制了选官权 B.纸张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C.政局动荡加剧人口流动 D.人才选拔标准发生变化 4. 表1 北宋前期用相情况统计简表 在位皇帝 人数/人 平均任职年限/年 太祖 6 2.8 太宗 9 2.3 真宗 12 2.1 仁宗 23 1.95 由上表可知,北宋前期 A.丞相制度日益完备 B.科举录取规模扩大 C.君主权力不断强化 D.行政效率得以提升 5.清道光年间,四川各州县盛行由各子分别继承家庭财产的析产分家现象。分家过程中,一些兄弟为了争夺更多的财产,甚至对簿公堂,“其父母分食诸子,按月计日,不肯稍逾期”。推动这类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商品经济的活跃 B.人口增长的加速 C.法律制度的健全 D.基层教化的弱化 6.1894年8月,光绪帝发谕后给两广总督李瀚章:如《新学伪经考》实系离经叛道,即行销毁,原片著钞给阅看(上奏)。但李瀚章仅命将该书“即行销毁”而不了了之。这反映出当时 A.光绪帝变法态度坚定 B.列强瓜分中国激发救亡浪潮 C.顽固势力依然很强大 D.戊戌维新运动遭到激烈反对 7. 表2 英、美、法、日四国在华银行设立情况统计表(单位:家) 时间 甲 乙 丙 丁 1894年前 16 2 0 2 1895-1913年 5 15 5 33 1914-1930年 11 13 40 103 1 据上表可推知,丙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8.1932年,川陕苏区政府建立后,并未立即宣布旧币无效,而是采取措施形成纸币、布币、铜币和银币四种货币共用的局面。这种货币局面的形成有利于 A.维护苏区金融秩序的稳定 B.抵制国民党法币渗透 C.打退国民党第四次“围剿” D.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 9.1949年11月,周恩来在政务会议上指出:物价上涨基本上还是开支很大,票子发得过多,物价必然会上涨。这种负担的增加是必然的过程,是胜利的过程。它与国民党反动派的物价上涨、负担增加没落的过程是完全相反的。当时解决物价上涨问题重在 A.尊重市场规律 B.恢复发展经济 C.工作重心转移 D.实施国家工业化 10.1979年2月,《四川日报》刊登了《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金鱼公社充分调动了社员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大幅度增产》一文,并配发短评《不要忌讳一个“包”字》。这 A.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 B.开启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C.实践了市场经济体制 D.加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