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历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载:“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如秦人在西汉水上游北岸大堡子山修建了宗庙,这里便是秦人最早的都城。这反映出先秦时期 A.宗法观念影响城市功能的定位 B.分封体制主导都城的建设 C.宗族势力决定国家政权的稳定 D.政权的宗教色彩较为浓厚 2.汉朝时,云南地区出现了以五铢钱随葬的现象,但其分布并不完全与云南本地的行政中心重合,而是沿着人滇交通线分布。在云南一些地区,中下阶层墓葬出土的五铢钱数量超过上层阶层墓葬.这些现象说明汉朝时 A.中央对云南实现有效控制 B.云南地区社会经济水平落后 C.经济交流呈现渐进性特点 D.商业往来引发丧葬制度变革 3.宋朝出现了职业讲史人,他们在固定场所宣讲通俗史学,以获得收入,所讲主题多为忠君爱国、英雄美人、乱世奇谋等;部分著名故事甚至路边小儿亦能讲述一二,据此可知,宋朝的职业性商业讲史活动 A.发挥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 B.有效提升了民众的文史素养 C.承载着士大夫的价值追求 D.是社会文化宣传的主要方式 4.元朝时期,忽必烈命令达门根据地方贫富、道路险易、人口多寡等情况,仿照内地驿站状况,选择合适之地,在西藏建立驿站,且驿站修建物资均由中央承担。这一举措 A.创新了边疆地区的治理模式 B.扩大了国家统治疆域的范围 C.动摇了西藏的原有社会文化 D.蕴含着共同发展的国家意志 5.“十段锦册法”即统计一县丁田数,分为十甲并造册登记,直接将徭役分摊到人丁和土地上,可折银代役,这一制度最初出现于明宪宗成化年间的福建邵武;明武宗正德年间,该制度被逐步推广到江浙地区。这一制度的出现和发展 A.消除了田产瞒报的现象 B.利于激发封建经济活力 C.实现了赋税货币化转型 D.源于新生产方式的发展 6.1883年,越南使臣阮述与其随从曾去参观清军在海上的会演并记述道:“臣阮述带随属黎贞、杜富足往北门外窑窝处,看诸练军营演洋枪阵。其总教为查子和,前往法国学习四年回,依法训练······邀臣等同坐观操,日暮方回。”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中越经济交流频繁 B.清朝军事变革渐与国际接轨 C.西学东渐序幕拉开 D.清政府通过洋务实现了自强 7.下图所示为1916年3月12日刊登在《申报》上的自新医院的广告。这反映出当时 A.现代卫生观念的传播 B.报纸制作及印刷广泛普及 C.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D.中西结合的医疗模式形成 8.1939年2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发出“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号召,并写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题词。这次大会召开的主要目的是 A.为抗战提供军事保障 B.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 C.巩固发展抗日根据地 D.改善军民的生活状况 9.下面为1963~1978年我国广交会中药材的出口变化表。这可用于说明该时期 年份 出口额(万美元) 港澳地区占比 1963年 938.6 90%以上 1964年 1166.8 1965年 1728.3 1966年 1860.3 80%左右 - 1974年 9 041 1975年 9 668 70~75% 1976年 11 575 1977年 11 590 1978年 15 799 A.中药材是我国外贸经济支柱 B.我国国际环境逐渐改善 C.广交会对外贸易自主权扩大 D.港澳地区外贸日益衰落 10.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