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94190

第四章 重点突破练(四)(课件 练习,共2份)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5-04-1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5427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四章,必修,选择性,2019,苏教版,2份
    (课件网) 重点突破练(四) 第四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 题组一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2023·常州高二质检)相关资料显示,人口还在增长的地区,人均淡水供给量减少。河流干枯、地下水位下降被视作水资源紧缺的证据。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国人口数量增长速率大幅下降,不必再节约淡水资源 B.人口增长带来的水污染问题,也是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 C.科技进步不能缓解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D.人口过度增长与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无密切联系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某国人口数量增长速率大幅下降,但仍需要节约淡水资源,A错误; 人口增长、城市化建设等带来的水污染问题,是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B正确; 科技进步在解决海水淡化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C错误; 人口过度增长会带来水土流失、大气污染、废弃物污染等问题,人口过度增长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2023·盐城高二期末)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 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 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 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楝树在酸雨喷淋环境下比对照组高度低了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因此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题干中没有给出酸雨对两个树种的种群密度、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及其他树种对酸雨的耐受性的相关信息,不能得出B、C、D项所述推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2024·无锡高二期中)“低碳生活,绿色经济”已成为人类的共识。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碳达峰”(CO2排放量达到峰值后下降)、“碳中和”(CO2排放量和减少量相等)的CO2排量目标,旨在通过降低大气中CO2含量来改善气候变化带来的生态危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在生物圈中主要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循环 B.碳循环平衡的破坏主要是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C.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CO2的过量排放 D.植树造林、节能减排、利用新能源等措施可以实现“碳中和”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碳在生物圈中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A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4.土壤污染是指人为活动产生的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 B.焚烧秸秆会直接导致土壤污染 C.进入土壤的污染物主要有重金属、农药和化肥 D.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是控制土壤污染的一项措施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土壤污染从产生污染到出现问题通常会滞后较长的时间,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A正确; 焚烧秸秆会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或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最终破坏土壤结构,而不会直接导致土壤污染,B错误; 防治土壤污染要加强工业废弃物及垃圾的管理,所以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是控制土壤污染的一项措施,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5.(多选)“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我国海域发生赤潮的次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下列关于赤潮的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