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单元 焕发青春活力 第三课 人贵自尊 3.2 做自尊的人 教学目标 道德修养: 培养学生的品行端正,具有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 健全人格: 做自尊的人,维护人格尊严,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责任意识: 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做自尊的人; 教学难点 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20世纪初,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时,一个洋人曾当众对他说:“中国人愚昧无知,天生就是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人才。”徐悲鸿义愤填膺地说: “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才!”从此,他学习更勤奋了。他到巴黎各大博物馆去临摹世界名画的时候,常常是一块面包一壶水,一去就是一整天,不到闭馆时间不出来。一年后,徐悲鸿的油画受到法国艺术家好评,此后的数次竞赛,他都得第一。他的个人画展轰动了整个巴黎美术界。这样令人惊叹的成就,使那个洋人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思考:徐悲鸿勤奋学习的动力来自哪里?徐悲鸿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导入新课 自尊者,则人尊之;自贵者,则人贵之。 自尊的青春有光彩,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尊,做一个自尊的人。 那我们该如何做一个自尊的人? 视频介绍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示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 观看视频并思考:晏子是一个有自尊的人吗?为什么? 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如何做一个自尊的人? (1)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面对他人的侮辱和诋毁,我们应当予以回击, 我们要恪守为人之德,坚持人格独立,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必要时运用 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唐·房玄龄等 《晋书·陶潜传》 不为五斗米折腰 相关链接 著名戏剧作家曹禺,他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他人的批评。他的作品《雷雨》《日出》等成为经典,但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成就而拒绝接受批评。相反,他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不断反思自己的创作,对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这种态度使他的作品更加优秀,也让他在文学界赢得了更高的声誉。 分析材料,从曹禺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面对他人的议论或批评,我们要有平和、豁达的心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拒绝他人的批评 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①要恪守为人之德,坚持人格独立,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②面对他人的议论或批评,我们要有平和、豁达的心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③面对他人的侮辱和诋毁,我们应当予以回击,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为什么说徐悲鸿是一个有自尊的人? (2)学会不断提升自己。 真正的自尊,来自一个人的努力、拼搏和进取。 原因: ①在学习上,我们应努力充实自己、开阔视野,增长智慧。 ②在生活中,我们要不断历练自己,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个人修养。 做法: 小敏非常想改变这种状况,请你说说小敏该如何做。 材料一:小敏从农村转入城市的新班级,英语口语带着“家乡味”,每次英语课她都不好意思发言,英语成绩一塌糊涂,小敏感觉同学都不尊重她,自己也很难融入这个新班级。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有一次在街上散步,突然有一位衣衫褴褛的乞丐跪倒在地向他伸出了脏污不堪的手,红肿的双眼里露出的满是希望与乞求:“先生,给我一点食物吧。”屠格涅夫寻遍全身也没有找出可以他的东西,于是就握住那只脏手,诚恳地说道:“兄弟啊!我真的很抱歉!”不料,那乞丐站起身,紧握作家的手,脸上挂着泪花,却满带笑容地回答说:“谢谢,这已经够了。” ⑶要学会尊重他人 人都有自尊的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