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综合素养评价八年级化学试题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I、II两卷。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考试结束,答题卡收回。 3.第I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第II卷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8每个3分,9-12每个4分,共40分) 1.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 B.打开盛酒精的瓶盖,酒精质量变小 C. 镁带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 D.澄清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变重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L氢气和1L氧气反应能生成2L水 B.蜡烛完全燃烧后,蜡烛没有了,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C.只有固体、液体间的物质反应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有气体参加反应就不遵守了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四氧化三铁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与氧气质量之和 3..某物质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化学方程式为X+3O2 2CO2+2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C2H2 B.CO C.C2H4 D.C2H6O 4.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氢氧发动机是火箭常用推进装置之一,反应原理可用化学点燃方程式表示为: 2H2+O2 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2g氢气和1g氧气反应可生成3g水 D.反应前后氢、氧元素的化合价都改变 5.现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 A.5:1 B. 2:1 C. 4:1 D. 1:1 6.已知亚硝酸钠(NaNO2)外观与食盐很相似,有咸味,误食会使人中毒。亚硝酸钠易分解,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你认为此气体可能是( ) A.O2 B. N2 C.SO2 D. NO2 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Mg + O2 MgO2 B. H2O2 H2↑+ O2↑ C. S + O2 SO2 D. 4Fe + 3O2 2Fe2O3 8.关于化学方程式2CO+O2 2CO2描述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加氧气,生成二氧化碳 B.2个CO和1个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CO2 C.2份质量的CO和1份质量的O2点燃生成2份质量的CO2 D.2个一氧化碳分子和1个氧分子点燃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 9.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微粒观:钾离子和氯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元素观: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物质,其化学性质也一定相同 C.守恒观:10g氢气与10g氧气充分反应后,一定生成20g水 D.变化观:化学反应后有氧气生成的物质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10.将下列五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错误的是( ) A.x的数值为8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D.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为3∶1 11. 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维方法。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物质类别来看,图示物质中有2种氧化物 B. 从微观构成来看,图示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C. 从元素价态来看,反应前后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D. 从表示方法来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O2 CH3OH 12.如图为小柯做的创新实验:将铜丝绕在电烙铁上,电烙铁用支架固定在密闭的硬质玻璃管中,玻璃管置于灵敏电子台秤上,接通电路,电烙铁开始工作,可以观察到铜丝表面逐渐变黑,电子台秤读数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O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