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97123

模块检测试卷(一)(课件 练习,共2份) 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日期:2025-04-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2次 大小:29550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模块,苏教版,生物技术,必修,选择性,2019
    (课件网) 模块检测试卷(一) 1.如表所示为某培养基的配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成分 NaNO3 K2HPO4 MgSO4·7H2O (CH2O) 蒸馏水 青霉素 含量 3 g 1 g 0.5 g 30 g 定容至1 000 mL 0.1万单位 A.根据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 B.该培养基不能用于培养大肠杆菌 C.根据培养基的配方可知,该培养基培养的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 D.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形成液体培养基 √ 单项选择题 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的区别在于是否加入凝固剂(如琼脂),题表所示的培养基配方中没有琼脂,因此属于液体培养基,A正确,D错误; 青霉素会抑制大部分细菌的生长繁殖,因此该培养基不能用于培养大肠杆菌,B正确; 该培养基中的(CH2O)可作为有机碳源,因此其培养的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某兴趣小组进行了新鲜牛奶合适的消毒温度的探究,下列相关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并在121 ℃、100 kPa条件下处理15~30 min B.将等量的新鲜牛奶分别置于60 ℃、70 ℃、80 ℃、90 ℃恒温水浴锅中 处理15 min C.对处理后的牛奶进行梯度稀释后,利用涂布法接种平板并在37 ℃下培 养24 h D.统计培养基上全部菌落数,以菌落数最少组的处理温度作为最适消毒 温度 √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由于温度过高会影响蛋白质的结构,进而破坏牛奶中的营养成分,所以菌落数最少的组对应的温度不一定是最适的消毒温度,还应保证牛奶的营养价值不被破坏,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3.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洋葱研磨液对大肠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下列相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药品称量、溶化和倒平板等操作都必须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B.采用平板划线法将大肠杆菌菌体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表面 C.分别将浸于洋葱研磨液和无菌水的滤纸片贴在平板不同位置 D.通过比较不同滤纸片周围大肠杆菌的菌落数来判断其抑制作用 √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单项选择题 药品称量、溶化是进行配制培养基的过程,培养基配制后需要灭菌,故药品称量和溶化不需要无菌操作,倒平板过程需要进行无菌操作,A错误; 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大肠杆菌菌体逐步稀释涂布到培养基表面,B错误; 可分别将浸于洋葱研磨液和无菌水的滤纸片贴在平板不同位置,加入洋葱研磨液的是实验组,加入无菌水的是对照组,C正确; 将浸于洋葱研磨液和无菌水的滤纸片贴在平板不同位置,通过比较不同滤纸片抑菌圈的大小来判断其抑制作用,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4.(2024·连云港高二月考)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果酒制作果醋的过程中,只需将温度提高到30~35 ℃即可进行果醋发酵 B.果酒制作过程中发酵液pH先上升后下降,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液pH一直下降 C.泡菜制作过程中,需向泡菜坛的坛沿水槽中注满水,且在发酵过程中及时补水 D.制作泡菜时,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和加速醋酸菌发酵,可加入灭菌后的陈泡菜水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 单项选择题 利用果酒制作果醋过程中,需将温度提高到30~35 ℃、接种醋酸菌、充入氧气可进行果醋发酵,A错误; 果酒制作过程中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CO2,使发酵液pH下降,B错误; 泡菜制作过程中,需向泡菜坛的坛沿水槽中注满水创造无氧环境,C正确; 加入陈泡菜水的目的是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