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97504

6.1《老子》四章 课件(共43张PPT)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606382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老子,四章,课件,4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老子 四章 《 》 学 习 目 标 壹 知人论世,了解老子,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贰 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 叁 学习老子的论说风格,领悟老子思想的精妙之处。 肆 分析本文的“对待”关系,把握其启示意义。 道家学派创始人 春秋思想家 紫气东来 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 《道德经》 孔子问礼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导入:猜猜他是谁? 任务情境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先生曾说:”《道德经》是我的生命之书。” 学者柳诒征在《中国文化史》上说:“老子之书,专说对待之理。”此处的“对待”是指相对的两种事物或事物的两个方面。文中说 了哪些对待之理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作者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 我国古代的学者,包括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以及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与庄子一同被誉为“老庄”。他后来被道教尊奉为始祖,尊称为“太上老君”。在唐朝时期,他被追认为李姓的始祖。此外,他还被认定为世界文化名人,位列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中。 史载,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闻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过着隐居生活。 老子思想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 主张无为而治。 在政治上 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在权术上 在修身上 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 作品简介 《老子》又称《道德经》《道德真经》《五千言》,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简评 尼采 老子的思想集大成 — —《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鲁迅 不读《道德经》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魏源 《老子》之书,上可以明道,中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 朗诵经典 读文正音 (gǔ) (shān zhí) (yǒu) (jīn) (zhuì) (qiǎng) (pàn) 毂 埏 埴 户 牖 矜 赘 强 行 者 泮 累 土 几 成 而 败 之 (léi) (jī) 重点字词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车轮的中心部位 揉和黏土 门窗 “有”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起了作用。 课文翻译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 三十根辐条集中于车毂中心,车的功能源于毂心那片“无”。泥巴塑造成陶,陶器的功能亦源于其内部的“无”。凿孔设窗构建房屋,房屋的功能亦得益于其墙壁的空隙。因此,“有”———如车、器、室———之所以便于使用,正是由于“无”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直观理解:“有”与“无”的关系 研读思考 “有”和“无”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无”让“有”发挥作用。正如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了车子的作用;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具备器皿的作用;有了门窗四壁的空的部分,才有了房屋的作用。 1、怎样理解第十一章的“有”“无”? 2.本章是如何论证“有”与“无”的辩证关系的? 举例论证,老子用车轮、器皿、房屋来进行论证。 经典之用 把老子关于有和无的辩证观点迁移到日常生活中,请你说说围绕学习、读书、交友等具体事件,该怎样正确对待“有”和“无” 呢? 经典之用 若一个人不为自己及他人预留空间,可能会面临何种后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