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 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感受诗中的黄河形象,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伟大精神 2.能从不同角度对诗歌进行初步赏析 【学习重点】 感受诗中的黄河形象,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预习导学】 1.阅读资料,完成下列填空。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 (原名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黄河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反映了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答案:光未然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气魄( ) 澎湃( ) 滋( )长 屏( )障 宛( )转 哺( )育 狂lán( ) 山diān( ) zhuó( )流 摇lán( ) 答案:pò pài zī píng wǎn bǔ 澜 巅 浊 篮 3.文学常识填空。 《黄河大合唱》以 为背景,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 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展现了 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出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答案:黄河 坚强不屈 抗日 【预习小测】 1.下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气魄 山巅 不屈不挠 惊涛骇浪 B.澎湃 狂斓 一泄千里 浊流宛转 C.屏障 构筑 九曲连环 浩浩荡荡 D.流泻 哺育 文明古国 奔腾不息 答案:B 解析:狂斓—狂澜,一泄千里—一泻千里。 2.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反复) B.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比喻、拟人) C.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夸张、对偶) D.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比喻、拟人) 答案:B 解析:B项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3.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明天的活动,你是参加?还是不参加? B.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C.“我是一个美国兵。”伞兵说:“你们愿意把我藏起来吗?” D.“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流着泪。 答案:D 解析:A项是选择疑问句,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B项分号应全部改为逗号;C项某某说在中间,冒号应改为逗号。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站在山顶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B.人是社会之本,人的素质如何,决定一个社会的走向,决定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 C.写字练习进入汇川区中小学课堂,目的是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 D.河水的来源除了地下水之外,还有雨水也是它的来源之一。 答案:B 解析:A项成分累赘,应把“顶”或“之巅”去掉;C项成分残缺,在句末加“水平”;D项句式杂糅,删去“也是它的来源之一”。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诗仙李白曾用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形容您的恢宏气势。 ②秦皇汉武,文韬武略;唐宗宋祖,文精武通。 ③您以千军万马的势力,一泻万里的河水,穿过沃野圹埌的宁夏平原。 ④构成了“天下黄河富宁夏”的塞上“江南”,江南之国。 ⑤但是无论他们有何等的丰功伟绩,都是由您抚养长大的,靠着您的水成就千秋霸业。 ⑥在这几千年的风吹雨打中,又有多少英雄故事在你身边扮演。 A.①③④⑥②⑤ B.⑥②⑤①③④ C.⑥①③④②⑤ D.①③⑥②⑤④ 答案:B 【活动探究】 探究一:感受诗中的黄河形象,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伟大精神 1.诗人描写了黄河的什么景象?展现了黄河怎样的气势? 参考答案:景象: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展现了黄河波澜壮阔,豪迈雄壮的气势。 2.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