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99633

江西省南昌市莲塘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模拟练习2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01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1次 大小:11674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江西省,答案,PDF,试题,化学,练习
  • cover
江西省南昌市莲塘第一中学 2024-2025 学年 气体 溶液 A CO2 稀盐酸 高一下学期期中模拟练习 2 化学试题 B NO 稀 NaOH 溶液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C NH3 稀硫酸 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D H2S 饱和 NaHS 溶液 1. 北京冬奥会上科技元素“星光熠熠”,向世界展现了一个现代化的中国。多项技术在冬奥会 上得以应用,如含有石墨烯的智能服饰、铝合金管材和光导纤维等。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SO2 有还原性,可被浓硫酸氧化 B. NH3 有还原性,可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A. 石墨烯是一种电阻率低、热导率高的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材料 C. 在 Cu 和浓 HNO3 的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HNO3 有被还原 B. 我国提出网络强国战略,光缆线路总长超过三千万公里,光缆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D. 将胆矾加入浓 H2SO4 中,胆矾变白,这是浓硫酸的脱水性 C. 富勒烯及“超轻海绵”使用的石墨烯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5. 反应 A(g)+3B(g) = 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D. 制造手机芯片的关键材料是二氧化硅 ①v(A)=0.45mol·L-1·s-1 ②v(B)=0.6mol·L-1·s-1 ③v(C)=24mol·L-1·min-1 2. 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 335 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 ④v(D)=0.45mol·L-1·s-1,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 ) 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硝酸,下列有 A. ④<③=②<① B. ①>④>③=② C. ③>①>④>② D. ④>③=②>① 关硝酸的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 6. 先进的甲醇蒸气重整-变压吸附技术可得到高浓度 CO2 、 H2 的混 A. 王水指浓硝酸与浓盐酸按 3:1 的体积比混合所得的混合物 合气,化学反应原理是 CH3OH H2O CO2 3H2 ,其能量变化如 B. 向装有 Fe(NO3)2 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可在试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图所示。 C. 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制容器储存,说明浓硝酸与铝不反应 D. 稀 HNO3 与金属反应时,可被还原为更低价态,说明稀 HNO3 氧化性强于浓 HNO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3. 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应用下列各组气体一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 ) A. 断开 H O 键吸收能量 B.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 CH3OH 转变成 H2 的过程是一个放出能量的过程 D. 形成 H H 键吸收能量 7. 可逆反应 A s 3B g 2C g xD g 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 x 1、保持容积不变、体系压强也不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10. 在一定条件下,将 3mol A 和 1mol B 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 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 B. 若 x 2 、保持容积不变、体系压强也不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下反应: 3A g B g xC g 2D g 。2min 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 0.8mol D,并测 C. 若 x 1、反应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容器中进行、容器体积不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得 C 的浓度为 0.2 mol L 1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D. 若 x 2 ,反应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容器中进行、容器体积不变时,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A. x=2 B.的转化率为 50% C. 2min 内 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3 mol L 1 min 1 8.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D. 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则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 ) 11. 用如图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表中的四种气体(a、b、c 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 A. 向炉膛内鼓风,用煤粉代替煤块可以使炉火更旺 可行的是( ) B. 将肉类食品进行低温冷藏,能使其永远不会腐败变质 C. 工业合成氨时,要同时考虑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两个方面 D. 我国西周时期已发明用“酒曲”酿酒,原理是利用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 9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