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孙犁及“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提高鉴赏多种风格文学作品的能力。 2.品味小说个性化的语言,体会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及效果。 3.品味小说诗化的语言,理解“诗体小说”的艺术风格。 4.学习白洋淀地区人民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赏析小说通过简洁传神的语言塑造的人物形象,体会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 2.赏析本文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理解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广东番禺中学的杨文老师,今天我们学习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第八课《荷花淀》第一课时。) 一、了解作家作品与写作背景 (一)课文导入 有这样一篇战争题材的小说,她没有激烈残酷的战斗过程,没有血肉横飞的战争场面,却用清新自然的笔触写出了家园之美、人性之美、家国之爱,仿佛一首诗歌,给人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孙犁创作的短篇小说《荷花淀》,感受这至真至美的诗意。 (二)作者简介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现代著名作家,“孙犁”是于1938年开始使用的笔名。“七七事变”前夕,曾在白洋淀当过小学教师。抗战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和工作,在此创作了著名短篇小说《荷花淀》、《芦花荡》等。 (三)作品风格 孙犁的作品显示出作家成熟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完美统一。这一独特风格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形成了一个数量相当可观的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荷花淀派”。由于他这一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小说又被称为“诗体小说”。 “荷花淀派”:主要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以孙犁为首的“荷花淀派”和以赵树理为首的“山药蛋派”是我国现代文学中最为著名、最有影响的、各具千秋的两个“流派”。 (四)背景介绍 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地区属于冀中抗日根据地。芦沟桥事件后不久,国民党放弃这一带土地,仓皇南逃,当地人民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在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下,白洋淀人民积极投入了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该地军民利用白洋淀的河湖港汊,同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出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 二、梳理小说脉络,概括主要情节 (一)梳理小说脉络 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叙述故事的? 时间顺序: 月亮升起来了———很晚———鸡叫的时候———第二天———过了两天———快到晌午———正午———这一年秋季———冬天 (二)概括主要情节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品味人物语言赏析人物形象 揣摩神情举止,品味人物语言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分析】编席能手水生嫂,手指竟会被苇眉子划破,这写出了她非常关心了解丈夫,知道丈夫一定有什么重要决定不便说,正全神贯注听丈夫说话,才不留心手里的苇眉子。震动一词,使用得非常形象准确。这是水生嫂听到丈夫报名参军之后出现的一个细节描写。丈夫明天就要参军到大部队上去,的确出于水生嫂的意料之外。我们不难想象,此时水生嫂心中的感情一定是复杂的。几年的夫妻恩爱,家中生产生活两副重担,上前线前途莫测。但水生嫂毕竟是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人,她克制住自己对丈夫的依恋的感情,不让这种感情过分流露出来,所以毫不声张。她很快地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用这个动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出自己有软弱的表现,并做出了支持丈夫参军的决定,显示了她坚强的性格。这样细腻的感情活动就通过一个简单的动作细节形象地表现出来了。人物关心关爱亲人,识大体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