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04578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部编版2025八年级下册历史 课件(共29张PPT)

日期:2025-04-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235480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8课,经济,体制改革,-部,编版,2025
  • cover
(课件网)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8课 目录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春风送暖启新篇 壹 春雷滚动促发展 贰 春和景明谋新政 叁 通过研读材料和图片,了解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内容。通过表格梳理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大变革。 (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01 学科素养目标 02 03 了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与建立。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改革对经济和社会的推动作用,体会改革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家国情怀) 壹 春风送暖启新篇 中国需要一场改革吗?如果需要,国内改革的任务是什么? 政府报表中的中国农村: 1978年全国人民公社社员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平均74.67元,其中2亿农民平均收入低于50元,有1.12亿人每天能挣到0.11元,1.9亿人每人每天能挣0.13元,有2.7亿人每天挣0.14元。有2/3农民生活水平不如50年代,1/3农民生活水平不如30年代。 ———农业部人民公社管理局 史学家笔下的中国城镇: 天津市: 1975年,工厂第一线工人70%是二级工,月薪41.5元。1950年人均住房面积3.8平方米,1972年,3平方米。 ———杨继绳《三十年河东》 中美对比: 中国人均创造价值0.9万元人民币, 美国人均创造价值11.18万元人民币。 中国GDP1495亿美元,美国GDP23566亿美元,只占美国6.35%。(1978年) ①尽快摆脱贫穷落后面貌 ②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 材料一: 改革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 ①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缺乏自主权,挫伤生产积极性 时间 总人口 农业人口 农业人口占 总人口比例 1949 54167万 48402万 89.4% 1952 57482万 50139万 87.2% 1958 65994万 54704万 82.8% 1978 96259万 79014万 80.08% ———《三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前景》 材料二: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纳鞋,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大包干纪念馆》 背景 全国第一份大包干契约(“生死状” )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 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 敢为人先的实践 存在坐牢杀头风险的分田到户与当时的什么制度相违背? 概况 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 “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男的上工在打牌,女的上工在纳鞋” 安徽定远县,全县适宜种植水稻的农田仅80来万亩,公社却硬要扩大到150万亩,有些生产队偷偷种上黄豆、花生也要被强迫犁掉。 管理高度集中 缺少生产自主权 这种制度有何弊端? 平均分配 吃“大锅饭” 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人民公社制度 小岗村新貌 生死契约 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庄稼汉,签下了一份惊天动地的生死契约。 “大包干”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但小岗村的居民却格外有个劲头,拼命地劳作。但分田单干的消息不胫而走... 省委支持 这件事情上报到县里,所幸的是得到了县委和省委的大力支持。万里曾经请示过陈云、邓小平。陈云说:“我举双手赞成。”邓小平也说:“不要争论了,你就这样干下去就行了,实事求是地干下去。” 喜获丰收 1979年底,小岗生产队粮食总产量132370斤,相当于全队1966年到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油量总产3.52万斤,是过去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