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05057

初中心理健康 13八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下册《雨后见彩虹》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18 科目: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188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初中,心理健康,八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下册
  • cover
13《雨后见彩虹》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 《雨后见彩虹》 学科 心理健康教育 年级 八年级 单元 第六单元 版本 北师大版 册别 下册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本课通过赵敏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挫折的普遍性,学习应对挫折的方法。教材以 “我诉我心”“心海导航”“活动在线” 等板块,帮助学生理解挫折的积极意义,掌握接纳现实、分析原因、改变认知等应对策略,符合初中生心理发展需求,对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有重要作用。 2.学生情况分析:八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面临学业、人际关系等多方面挑战,易遭遇挫折。部分学生对挫折认知不足,应对方式单一,急需提升挫折应对能力,培养积极心态。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体验教学法,结合多媒体课件、情景模拟等手段,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互动中学习。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课件(含挫折应对案例视频、互动游戏 PPT)、网络资源(真实挫折应对故事)。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 知识目标:理解挫折是生活常态,掌握应对挫折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分析与活动体验,提升分析挫折原因、运用应对策略的能力。 情感目标:树立积极面对挫折的态度,培养坚韧心理品质。 评价内容:挫折应对知识掌握,应对策略应用能力,情感态度转变 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课堂提问、活动参与表现。 学生自评:撰写学习心得反思收获与不足。 学生互评:小组内互评表现,交流促进提升。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认识挫折普遍性,掌握应对方法 学习难点:运用应对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体验。五步探究活动、实践性作业训练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 导入新课 (3分钟) 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提问:“歌曲传递了什么道理?生活中遇到过‘风雨’(挫折)吗?” 引导学生分享初步感受。 营造轻松氛围,激活学生对挫折的认知,引入课题。 二、新课讲授 (10分钟) 1.案例分析:呈现 “我诉我心” 中赵敏的故事,提问: 赵敏遇到了哪些挫折? 她是如何走出挫折的? 2. 心海导航梳理:总结挫折应对策略 ——— 接纳现实、分析原因、改变认知。结合生活实例解释策略内涵。 通过案例理解挫折应对逻辑,构建知识框架。 三、活动在线 (12分钟) 活动 1:涂鸦减压 师生活动:4-5 人一组,分享最近经历的挫折,用涂鸦、表情等方式表达情绪,组内成员猜测并给予支持。 活动 2:笑脸与哭脸 师生活动:3 人一组,一人讲述挫折故事,其他人分别用 “笑脸”(积极应对)和 “哭脸”(消极应对)方式回应,讨论不同应对的效果。 体验挫折情绪,感受同伴支持的力量。 对比体验积极与消极应对的差异,强化正确应对观念。 四、体验课堂 (15 分钟) 体验 1:旧题新解 师生活动:回忆成长中印象深刻的失败或挫折,填写表格(挫折事件、当时感受、现在感悟),小组分享 “新解”。 体验 2:蜘蛛网 师生活动:小组讨论 “挫折应对资源”(如家人支持、个人优点等),绘制 “蜘蛛网” 图,展示分享。 通过体验深化对挫折的积极认知,挖掘自身抗挫资源。 五、归纳总结 (5 分钟) 教师总结本课核心内容,学生分享感悟:“我学到了…… 我以后会……” 梳理知识,强化积极应对挫折的信念。 5.板书设计 雨后见彩虹 一、挫折是常态 二、应对策略: 1. 接纳现实 2. 分析原因 3. 改变认知 三、积极面对,遇见彩虹 6.教学反思与改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