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05671

5 黄河颂 导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5-04-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3次 大小:1476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黄河,导学案,答案
  • cover
第二单元 灼灼之心系九州 洋洋热血酬邦国 单元设计 大概念 通过精读批注,揣摩抒情效果,理解文章情感,感受家国情怀;把握抒情方式,归纳抒情技巧,运用恰当的抒情方式,抒写家国情怀 人文 主题 以“家国情———为主题,激发爱国主义情感;爱我中华,传承家国情怀,永葆赤诚之心 语文 要素 重视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培养;继续学习精读,学习抒情方式,学做批注,学习选材和组材 单元 情境 壮美河山,温暖家园。看我悠悠华夏,凝结出无数宏伟诗篇。班级拟开展“爱我中华”朗诵比赛,请结合第二单元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朗诵脚本 单元 任务 通过学习本单元五篇文学作品,学习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技巧,读出感情;掌握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的情境,感受作者的家国情怀。在写作中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单元 目标 将理解: 1.深刻理解“天下国家”的丰富内涵,感受作者的情怀,懂得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 2.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方式和表达效果。 将做到: 1.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做到以声传情,体会文意,增强语感; 2.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把握作品的抒情方式; 3.细心揣摩文章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习做批注,用简练的语言写下自己的感悟、理解和评价; 4.选择一种文体形式,选取典型的材料,采用恰当的抒情方式及修辞手法,写出“我”眼中的英雄,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情感体验 第一课段 感受丰富情感 感知抒情方式 新授课 8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本单元课文体现的家国情怀,能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2.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体会作品的抒情方式。 3.细心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习做批注。 黄河颂 1.走近作家作品,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确定朗诵基调。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感受黄河形象,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3.借助课文批注,理解诗意,学习为诗歌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做批注。 4.学习直接抒情的方式,欣赏诗歌之美。 澎湃(pénɡ pài):形容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狂澜(lán):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哺(bǔ)育:喂养,比喻培养。 【预习导学】   作家作品: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诗人、文学评论家。代表作有歌词《五月的鲜花》,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背景简介:1938年,抗日烽火已燃遍中华大地。同年秋冬,诗人和抗敌演剧第三队的同志们一起,常在大西北的黄河两岸行军,在敌后根据地活动。中国雄奇的山川,英勇的战士,时刻强烈地感动着诗人。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这部作品响彻中华大地,激发了广大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 一条河,为什么会承载着如此厚重的精神内核 中华民族和黄河有着怎样的血脉联络 请同学们课前搜集相关资料,理解其中的情感内涵。 《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其将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副壮阔的历史画卷,刻画出气势宏大的黄河形象,反映了中华儿女团结抗战的真实场面。 【合作探究】 初读诗歌 感音乐之美   诗歌是最精练的语言形式。学习诗歌要反复诵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这样才能感受诗歌语言的声韵美。(课上欣赏名家配乐朗诵《黄河颂》的视频,先谈感受再诵读) 我来感受: 我来诵读: (1)读准字音:找出你认为需要重点识记的字词。 (2)读准节奏:在现代诗中,一般来说,单个的或意思相对独立的词、词组就是一个节奏。请用“/”给诗歌划分节奏,体会节奏美。 (3)读出韵律:诗歌都讲究押韵,请同学们找出韵脚,重读韵字,感受韵律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