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05959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无答案)

日期:2025-04-1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189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
  • cover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式微 《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1、“式微式微,胡不归?”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诗意简要分析。(2分) 2、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6分) 式微 《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1.题目“式微”是什么意思?(2分) 2.请描绘诗中所写劳动的场面。(2分) 3.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4分) 子衿 《诗经· 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1、下列对《子衿》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表现了这位热恋中的女子焦急不安、情深意切的真挚感情。 B.约会不遇,失落惆怅,不可遏止。爱之既深,责之必切。对于他的失约,她也许想到种种原因,但无论如何难以谅解。 C.两句“纵我不往”,以质问的语气、讨伐的姿态,做出了强烈的指责。 D.这是一首古老的恋歌,跌宕起伏,缠绵悱恻,婉转动人,即使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岁月,读来仍能产生共鸣。 2、下列对《子衿》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诗中两句”纵我不往”,以假设的语气、让步的姿态,做出了强烈的反问。 B.“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使她念念不忘,可见其相思之深。 C.末尾的内心独白,通过对偶的修辞手法,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主人公强烈的情绪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D.全诗共三章,采用倒叙手法,运用大量的心理描写,将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焦灼万分的情状刻画得栩栩如生。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子衿 《诗经· 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1.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从结构上看,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2.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后一句有什么含义?(4分)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4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首联“风烟望五津”的“望”改成“看”,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2、人们常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作为临别赠言。毕业在即,请另外选用一两句古诗词,写一段话,表达你对同学的祝愿。(2分) 六.赏析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按要求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①下列对古诗的理解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送杜少府之而州》一诗中,诗人用一个“望”字,即把目标从风烟迷蒙的巴山蜀水,移向镇控三秦的煌煌京城,充满深情厚意。 B.《送杜少府之在蜀州》和《渡荆门送别》都是送别友人的诗,都运用了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C.《渡荆门送别》颔联中“随”“入”二字用移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写出了楚地平野开阔,江水奔腾之景。这首诗流露出诗人行舟水上,离家渐远的无限伤感之情。 D.《渡荆门送别》颈联以静观的视角,描摹江上的美景,宛如两幅图画。第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