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物质的特性 3.3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我国交通运输部、公安部规定:禁止旅客携带汽油、酒精等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汽油、酒精与同为液体的水有什么区别 一、物质的变化 自然界中的物质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但物质的各种变化又各不相同,甚至有些变化难以觉察。因此,研究物质的变化,需要我们细致地观察与分析。 1.物理变化 概念 物理变化的特征 在物质的变化中,有些变化不会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我”→“我”,物质不变 常见的物 理变化 将铁丝弯折成各种形状,蔗糖溶于水形成糖水,气球爆炸,灯泡中的灯丝通电后发光、放热以及物质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等 2.化学变化 概念 指与原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 在物质的变化中,有些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化学变化→“我"→“他”,物质改变 特征及伴 随现象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的物质产生,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在变化的过程中,常伴随能量的变化,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这些现象可以帮助判断化学变化是否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 常见的化 学变化 木柴燃烧、钢铁生锈、酒精燃烧、饭菜变馊、火药爆炸、酿酒、酿醋等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物质在发生变化后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物质在发生变化后有新的物质产生 常伴随 的现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位置等发生变化 能量变化、发光、放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本质 区别 宏观:变化时是否有新的物质产生 微观: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否发生了变化 联系 化学变化中通常都伴随着物理变化,但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如蜡烛燃烧(化学变化)过程伴随着石蜡熔化(物理变化) 特别提醒 物质变化中的“不一定” (1)有发光、放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滴入墨汁后水的颜色改变,水沸腾产生气泡等都是物理变化,有些化学变化可能没有明显现象。 (2)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车胎爆炸、蒸汽锅炉爆炸等属于物理变化,而火药爆炸、天然气爆炸等属于化学变化。 常见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钢铁生锈 B.滴水成冰 C.牛奶变酸 D.镁带燃烧 1. 取约2 mL的酒精置于试管中,观察酒精的 颜色和状态。闻一闻酒精的气味,如图3.3-1所示。 2.将试管中的酒精倒入小烧杯中,分别用棉 签蘸取酒精和水涂于手背,观察并记录现象。 3.用点燃的火柴分别接触烧杯中的酒精和 水,观察并记录现象。 4. 问题讨论: (1)在酒精所发生的变化中,哪个属于化学变化 哪个属于物理变化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哪些不同 二、物质的性质 自然界的变化丰富多彩,这是由于各种物质具有各自的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物理性质。磁体具有吸引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作磁性,如图3.3-2所示,在此过程中磁体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因此磁性是磁体的物理性质;如铜具有延展性,铜块能压成片、拉成丝,但铜这种物质没有改变,如图3.3-3所示,因此延展性是铜的物理性质。 二、物质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化学性质。 如图3.3-4所示,氢气燃烧会生成水,因此可燃性是氢气的化学性质;如图3.3-5所示,铁在空气中会生锈,铁锈是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因此铁会生锈是铁的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 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 的性质 性质 确定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知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性质 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 度、密度、延展性、导电性、导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