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大单元复习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复习 高频考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战争、彭德怀、三八线、黄继光、邱少云、《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 单元重难点 2022年版新课标对本单元的要求: 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开国大典,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伟大意义;知道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理解其对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意义; 本单元重点难点: 重点: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2、开国大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3、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4、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 难点: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中国抗美援朝的背景(原因)。3、土地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 筹备 建立 巩固 建设探索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开国大典的举行 经济: 政治: 军事: 土地改革(新解放区) 西藏和平解放 抗美援朝战争 单元知识框架图 1949年9月 1950年 1950年10月 1952年底 1953年 1949年10月1日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开国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朝鲜停战协定》签订 抗美 援朝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土地 改革 站起来了--人民政权的建立 第一章 问题:两图图像史料共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昨天与今天》(载于1949年10月3日《人民日报》) 《开国大典》(拍摄于1949.10.1) 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时间地点 主要内容 ①制定并通过了_____ ②选举了 委员会和政府主席 ③决定国旗、代国歌、首都、纪年方式 ④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_____ 1949年9月 北 平 【课标:1.了解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共同纲领》( ) (临时宪法) 人民英雄纪念碑 2.自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后,在我国政治生活中,为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中国共产党广泛吸收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形成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基层群众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2019深圳)图中召开的会议主要是为了筹备( ) A.重庆谈判 B.“一五”计划 C.三大改造 D.成立新中国 D B 一、顾前夕,政协召开商国是 历史意义 为新中国成立准备了条件; 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央人民政府 开 国 大 典 时间地点 概况 意义 标志着_____ 1949年10月1日 北京天安门广场 二、齐欢庆,开国大典谱新篇 课标:2.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阅读教材4-5页,结合图片和关键字,讲述开国大典的基本史实。 思考:礼炮齐鸣28响的含义是什么? 标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28年(1921—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宣告—升国旗—奏国歌—鸣礼炮—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图片源自: 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5页) 材料一: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它把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打开一个大缺口,严重打击了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