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地理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610008
7.5.2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 课件(共45张PPT)商务星球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10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354859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地区
,
7.5.2
,
七年级
,
地理
,
2024
,
星球
(
课件网
) |7.5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 第七章 认识地区 中国南极秦岭站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极地科考具有哪些价值?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核心素养 讨极端寒冷气候如何限制人类居住和资源开发,以及科学考察站如何适应这种环境。分析因纽特人等原住民如何利用当地资源(如捕猎海豹、驯鹿)维持生计,同时讨论气候变化对他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强调南极条约和北极环境保护战略的重要性,讨论保护极地生态系统免受污染和过度开发的必要性。引入全球变暖对极地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如何影响自然环境,以及个人和集体可以采取的环保措施。 人地协调观 介绍其位于地球最南端,覆盖着厚厚的冰层,是地球上最冷、最干燥、风力最强的地区之一。说明其位于地球北部,包括北冰洋及其周边陆地,特点是海冰覆盖广泛,生物多样性独特。比较南极与北极在地理位置、气候类型、生态系统、人类活动等方面的异同。引入国际社会对两极地区的法律地位和治理机制的认识,如《南极条约》与《北极理事会》的作用。 区域认知 分析气候变化(如温室效应增强)、海洋环流变化对两极地区的影响,以及这些变化如何进一步影响全球气候系统。考察两极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在全球生态系统中的独特地位,理解物种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结合物理学(如热力学原理解释冰川融化)、生物学(如极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历史学(如早期探险家的故事)等学科知识,深入理解两极地区的自然与社会现象。 综合思维 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或在线地图工具,让学生查找南极和北极地区的主要地理特征、科学考察站位置、气候变化数据等,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使用遥感图像分析冰盖变化、海冰覆盖范围等,增强数据处理和解释能力。组织模拟南极或北极科学考察活动,设计考察路线、制定物资清单、模拟应对极端天气等,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如科学家、环保志愿者、原住民等),深入理解不同角色在极地保护与发展中的立场和行动。 地理实践力 目 錄 CONTENTS 极地地区概况 壹 贰 独特的极地环境 叁 极地科学考察 肆 极地保护行动 叁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概况 北极地区的探险和科考 1831年,英国探险家约翰·罗斯和詹姆斯·罗斯发现了北磁极。 1909年,美国探险家皮尔里成为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人。 1957-1958年,环绕北极的国家建有54个科学考察站,北极考察进入正规化、现代化阶段。 南极地区的探险和科考 1895年,挪威海员博尔赫格列文克第一次登上南极大陆。 1904年,南极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阿根廷奥尔卡达斯站建成。 1911年,挪威探险家罗尔德·阿蒙森成为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人。 极地地区重要的科考价值 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独特,为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这里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敏感的地区,极地科考能够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因此成为科学考察的宝地。 极地地区重要的科考价值 南极冰芯具有保真性强(低温环境)、信息含量大、时间分辨率高、记录序列长的特点。科学家通过南极冰芯揭秘全球大气环境的变化历史,分析人类活动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 极地地区重要的科考价值 “雪龙2号”是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在全球首次采用了船首、船尾双向破冰技术,能够在1.5米厚冰环境中连续破冰航行。2019年“雪龙2号”与“雪龙号”首次联合,圆满完成了南极科考任务。 极地科考现状 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科学考察站,北极地区的各种科学考察站更是多达数百个。 1984年11月20日,中国首次开启南极科考之旅。截至2023年,中国开展了40次南极科考活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晋教版地理七下 第8章 共谋区域发展与合作 单元练习(含答案)(2025-05-06)
晋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 7.5探索巴西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5-05-06)
晋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 第5章探究大洲地理特征 单元练习(含答案)(2025-05-06)
晋教版地理七下第6章探寻“一带一路”沿线地区 单元练习(含答案)(2025-05-06)
晋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 7.4了解印度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5-05-06)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