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10198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5-04-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135954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6课,社会主义,设在,探索,曲折,发展
  • cover
(课件网) 《社会主义好》 作词:希扬 作曲:李焕之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反动派被打倒, 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全国人民大团结, 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本课涉及的时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1.知道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伟大成就(开创性、奠基性) 2.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及教训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956-1976)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 (1)背景: 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2)内容: 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②主要任务: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3)意义: 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一)成功探索: 1956年9月15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上致开幕式,号召“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 1、中共八大1956 2、“双百”方针: (1)内容: 1956年由毛泽东提出,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文艺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学术上的不同派别,可以自由争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内 (2)意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成为我国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指导方针。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 (1)内容:1957年春,毛泽东提出,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2)影响:①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②全党整风运动和全国反右派斗争开展起来(但是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 材料:到1958年7月运动结束时,全国共划右派分子55万多人,与最初估计的4000相比,扩大了130多倍。 ———萧冬连《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 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 苏共二十大(1956年)上赫鲁晓夫所做的秘密报告,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造成了极大的思想混乱。同年6月和10月,波兰和匈牙利相继发生了严重的动乱。从此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就进入了大动荡的时期。 ———萧冬连等《求索中国:文革十年史》 1957年11月2日至21日 毛泽东访问苏联 思想混乱 急于赶超 失误与调整 毛泽东:“赫鲁晓夫统治告诉我们,15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我也可以讲,15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超过英国。” (1)时间:1958年提出 (2)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3)实施: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二)探索中的失误与调整 红色宣传画 评价: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严重忽视经济规律 实质: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 倾错误。 1、总路线指导的失误: 大跃进:农业上,“以粮为纲,农业跃进” 浮夸的高产 荒芜的土地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超英赶美平常事,踏翻地球顶破天。 与火箭争速度,和日月比高低。一天等于20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浮夸风 两头毛驴拉不动。 一个萝卜千斤重, 肥猪赛大象, 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 足够吃半年。 大豆过江 一棒玉米万斤重 大跃进:农业上,“以粮为纲,农业跃进” 结果,1958年,全国生产钢1108万吨,只有800万吨合格 全国近亿人上阵,大搞“小(小高炉)土(土办法)群(群众运动)”。图为山西省故县小土群一角 大跃进:工业上,“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居民将自家铁器送去炼铁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