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10621

19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3103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大象,耳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cover
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大象的耳朵选自部编本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这一单元以改变为人文主题,从有趣的四篇童话故事入手。让学生从妙趣横生的故事情节中体验变化给人带来的思考。虽然题材相同,但都通过不同的侧面去丰富学生体会。“改变”所带来的不同结果,产生自己的判断和想法。本单元的语文阅读要素是借助提示讲故事,也是本单元教学中需要重点把握的内容。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本单元借助提示讲故事的训练重点在于,指导学生借助提示梳理故事的内容,按顺序讲故事,不遗漏重要的内容。本单元学习的四篇课文关于借助提示讲故事的训练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在大象的耳朵一课中。借助课后第二题,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帮助学生利用有效信息梳理大象对自我认知的两次改变。并引导学生通过有序讲故事回答课后思考题。 【学情分析】 从能力上来看,由于低年段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讲故事的时候就会出现遗漏的现象。我们就可以引领学生借助提示就故事内容进行梳理。理清故事的顺序,搭建讲故事的支架。让学生在提示的作用下,能够较完整的把故事讲述下来。关于“改变”的话题,对二年级学生而言理解较难。教学时我们不能空泛的讲道理。要让学生走进这些具体的故事,从中领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目标】 1.借助字理识字、随文识字等方法认识竿、烦、痛。会写兔字。 2.通过画出课文中大象的话,借助表格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3.通过想象说话。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 【教学重点】 通过画出课文中大象的话,借助表格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教学难点】 通过想象说话。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回顾课文 1.复习上节课生字新词。(扇子 似的 耷拉 咦 竖着) 2.还记得大象得耳朵的故事吗?(结合提示说一说) 出示:大象的耳朵本来是 ,他的朋友们的耳朵却都是 ,大家见到他都问:“ ?” 【设计意图:选择这几个词语,既复习了上节课重点字词,包括多音字和疑问词等,又可以将词语作为支架,启发引导学生结合提示回顾课文内容。】 二、借助表格,讲好变化 1.自由读课文8-13自然段,同桌合作,完成学习单。 大象的做法 发生的事情 大象的感受 第一次改变 撑起来(竖着) 第二次改变 放下来(耷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理清大象的两次改变过程。将一个复杂的问题通过表格的形式简单明了的呈现出来。】 (一)第一次改变 1.结合学习单,师生共读,找一找大象是怎么做的?随文识字:竿。 2.撑起耳朵,结果怎样?带着问题齐读课文11-13自然段。随文认读“耳朵眼儿”,读好儿化音。 3.展开想象,都会有哪些小虫子飞到大象的耳朵里?它们会在大象的耳朵里做些什么呢? 大象睡得正香, 飞进大象的耳朵里。 大象正在 , 飞进大象的耳朵里。 4、撑起耳朵后,大象有什么感受?随文识字,痛,烦。会写“痛”字。 提示:书写“痛”字时,心中有把尺子,痛字的两点和竖上下对齐中心正。 5.结合感受,想象当时大象头痛,心烦的样子,再次有感情的齐读11-13段。 【设计意图】完成表格,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难度,所以表格中给出一部分内容,给学生以参考,以同桌合作的方式完成,降低难度。体会大象的感受时,以填空的句式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提供语言支架让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更清晰的表达出来。在理解感受字义的基础上随文识字和写字,讲解时,引导学生注意间架结构。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二)第二次改变 1.看来耳朵竖起来的大象日子并不好过,于是,大象做出了一个什么决定。 出示:“我还是让我的耳朵耷拉下来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2.大象的耳朵耷拉下来,有什么好处?文中去找找看。随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