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设计 课题 3.1人须有自尊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焕发青春活力》第三课《人贵自尊》第一课时内容《人须有自尊》。教材主要介绍了自尊的内涵,认识自尊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知道真正自尊的人能认可自己,知廉耻、明是非,不爱慕虚荣。通过对自尊的探究,让学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维护自尊并尊重他人,肯定自己的价值。 学情分析 通过上册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初中生活、学习、自己、朋友、老师、家人和生命的相关内容,懂得了该如何适应初中生活和学习,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如何正确交友,如何和老师与家人相处以及如何正确认识生命。但是,新学期面临新挑战,他们对“青春”、“情绪”、“文化”和“法治”的概念还很模糊。教师引导学生,解答学生心中的疑惑。 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价值,树立积极心态,培养坚韧品质。让学生理解自尊的内涵和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维护自尊并尊重他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 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具备热爱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以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能够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修养:初步具备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自觉践行良好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理解“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 法治观念: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与核心要义。初步了解个人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初步具备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具有生命安全意识和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 健全人格:具有自立自强、理性平和、坚韧乐观的人格,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能够主动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具备应对挫折的积极心理品质。 责任意识: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活动,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具有民主与法治意识,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和民主实践。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自尊的表现和含义 2、理解为什么要有自尊,什么样的人是自尊的人(重点、难点)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导入新课 展示文字材料——— 青春充满力量,青春充满渴望,青春充满理想...... 踏着青春的节拍,我们拥有成长的无限可能。 自尊、自信、自强让我们焕发向上的青春活力,绽放绚丽的青春光彩。 拥有自尊,我们不断肯定自己,行己有耻,不被虚荣迷惑,持续提升自己...... 播放视频———嗟来之食 根据自己的理解,感悟。 观看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资料,激发学生兴趣,顺利导入新课。 环节二:自尊的内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展示材料———生活观察” 设问“思考: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结合经历谈谈你的感受。”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 分析回答。 引导得到知识——— 步入青春,我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考虑自己行为的影响,希望赢得他人的认可,这些都是自尊的表现。 展示图片———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设问“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图,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 分析回答。 引导得到知识——— 每个人都有自尊的需要,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我们便会感到快乐。 1.自尊的表现、含义和影响 学生阅读材料+小组讨论+分享 学生阅读材料+小组讨论+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资料和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尊的表现、含义和影响。 环节三:自尊人的特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展示材料:“探究与分享”——— 参考下列内容,写三句关于自己的话,表达对自己的肯定和喜爱。 引导学生写出对自己的肯定和喜爱,分享答案 引导得出:(1)认可自己: 自尊的人能认可自己。自尊的人能够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