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12315

高一上学期音乐1.4 《1812年序曲》教学设计(表格式) 湘教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

日期:2025-04-04 科目:音乐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243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音乐,必修,2019,教版,格式,高一
  • cover
( 一、教案背景 1 、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音乐鉴赏》 湖南文艺-出卷网- 2 、年级:高一 3 、课时: 1 4 、课题: 1812 年序曲 二、教学目标 :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注重对音乐的体验和感悟,通过聆听,加深对历史事件的了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找资料、合作讨论、分段欣赏等结合,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3 、知识与技能:加深对叙述性音乐的理解,真正进入声音的世界。 4 、核心素养指向:通过对音乐要素分析,更加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感受音乐的魅力。 三、教学思路 本节课以音乐欣赏为主,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以及欣赏音乐的方法和途径。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提问法。 )培养音乐的耳朵—1812年序曲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导 入 师: 课堂导课 : 音乐启迪思维,艺术点亮人生,欢迎同学们来到我们的音乐课堂!上一节的音乐课中,同学们欣赏了马思聪先生的《山林之歌》,从《山林之歌》中,我们总结出音乐具有抒情、写意的作用,其实音乐还有另外一种类型,那就是叙事、描述性的作用,今天我们走进这样古典音乐中的名曲《1812年序曲》,它是一首典型的通过音乐讲述故事的乐曲。 1.聆听过程中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初步获得的感受。 深 入 展 开 (了解 作品的。) 1.通过文学创作手法点拨出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手法 战争前—战争中-战争后 并请学生回答就本作品而言,大几部分有可能属于什么这三大部分? 战争前:序奏 战争中: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战争后:尾声 序奏部分众赞歌与骑兵进行曲的欣赏 1、众赞歌的寓意: 2、骑兵进行曲的音乐情绪: 呈示部四个主题的欣赏 战争主题: 法军主题:《马赛曲》旋律以及寓意 力度大、声音强代表法国的强大 思乡主题; 舒展、悠扬,具有浓郁的俄罗斯民间音乐风格 4、欢快、乐观主题; 俄罗斯军民的乐观的精神 学生思考并回答 俄国人民平静的生活以及战争即将来临 骑兵舒展、轻快地巡视国境线 1、如何通过音乐要素表现,从速度、力度、旋律线、音乐情绪等方面思考 1、通过欣赏乐曲《1812年序曲》,了解这部作品中的组织结构以及节奏、旋律、力度、旋律线等音乐要素的特点,节拍、力度和速度的变化。培养学生分析作品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与习惯。 学唱几个主题,聆听并感悟 深 入 展 开 三、展开部欣赏: 战斗主题: 音乐如何刻画战争?那些乐器起到作用? 法军主题: 法军主题有些变弱,俄战斗主题有些变强,代表双方势力发生变化 《马赛曲》旋律开始变弱 2、如何通过音乐要素呈现 1、聆听讨论 2、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深 入 展 开 (再现部鉴赏) 五、尾声欣赏 四、再现部: 再现部出现哪些前面的主题音乐? 下行四音列代表什么? (深度思考) 再现部与展开部中法军主题和战斗主题有什么不同? 五、尾声欣赏 众赞歌在尾声与序曲部分有什么不同? 骑兵进行曲现在代表什么? 再现部和尾声的两种炮声分别代表什么? 最后再一次完整聆听一遍视频版《1812年序曲》,从总体上把握聆听音乐的方法途径以及感受出音乐的内在含义。 教师总结聆听并理解音乐的途径,达到本课的目的,就是培养音乐的耳朵 学生通过聆听分析: 再现部出现思乡主题和欢快主题,以及战斗主题和法军主题 下行四音列代表法军惨败 众赞歌变成赞颂歌,表达对俄罗斯将士们的赞颂 骑兵进行曲变成号角,预示俄国的大胜 再现部炮声是反攻的炮声,尾声是胜利的炮声,是礼炮! 。 聆听并思考 聆听并总结 课 堂 小 结 音乐具有非语义性和非具象性,音乐世界又是非现实的、纯精神的、想象充分展开的世界, 在聆听音乐时发亮的眼神,或情不自禁地一声长叹“哦!”,或沉浸音乐其中的陶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