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15623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9.2《法律保障生活 》 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6次 大小:323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七年级,道德,法治,下册,法律保障生活 ,格式
  • cover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法律保障生活 》教案 课题 法律保障生活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政治认同:对《乡村振兴促进法》《爱国主义教育法》等法律进行全面且深入的解读,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实际成就,让学生真切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在推动国家发展、保障人民幸福方面的显著优势与先进性。 组织学生开展关于法治建设成就的主题讨论、资料收集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国家法治发展道路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2. 道德修养:在纠纷调解案例的分析与解决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学会理性沟通、换位思考,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益、理解他人立场的良好道德品质。鼓励学生在日常人际交往中运用所学道德与法律知识,妥善处理矛盾纠纷,营造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促进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 3. 法治观念:透过对丰富且具代表性案例的深度剖析,引导学生深刻领悟法律在规范公民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层面所具备的强制约束效力,从而在学生心中牢固树立“法律是公民权利有力保障”的核心观念。以《民法典》等重点法律条文为研习载体,通过条文解读、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透彻理解并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法治观念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4. 健全人格:精心策划并积极组织模拟调解、小组调研等多样化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切实增强学生参与举报违法行为、维护公共安全等社会事务的能力。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关注社会法治问题,积极参与社区法治宣传等活动,培养学生融入社会参与感。 5. 责任意识:借助对“拆除承重墙”等典型真实案例的全方位、深层次讨论,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个人行为对公共利益产生的广泛而深刻影响,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行使个人权利时必须承担相应社会责任。通过案例研讨、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明确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强化学生对公共利益的保护意识和担当精神 重点 难点 重点:深入阐述法律保障生活的三大关键路径,即维护秩序,通过规范公民行为和解决各类纠纷,确保社会运行有序;平衡利益,合理界定权利边界,保障公共利益优先;促进发展,为国家战略实施和社会进步提供法治支持。 难点:借助具体生动、复杂多元的案例,帮助学生精准把握法律在界定个人权利边界时所遵循的原则和标准,深入理解法律如何有效协调个体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破理解和应用的难点。 教学 过程 (一)情境导入:法律就在身边(6分钟) 1. 图片观察与联想 依次展示精心挑选的三组图片:“退役军人优先窗口”,直观呈现法律对特殊群体权益的特殊保障;“交警酒精检测”场景,生动体现法律在维护公共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邻里纠纷调解室”画面,清晰展现法律在解决社会矛盾纠纷中的关键角色。 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些日常生活场景中,法律分别扮演着怎样不可或缺的角色?”“假如我们的生活中没有法律的约束和规范,将会出现怎样混乱无序的局面?” 2. 学生互动分享 热情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踊跃分享“法律如何在细微之处影响我的日常生活”,例如在遵守交通规则出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购物等方面法律所发挥的作用。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切入点,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初步感知法律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为后续教学内容的展开奠定良好基础。 (二)新知探究:法律如何保障生活(22分钟) 1. 环节1:法律是秩序的“守护者” 案例分析:电信诈骗与公共安全 案例呈现:详细讲述一个银行柜员凭借专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