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9课 冒泡排序齐体验(2) 教学设计 课题 冒泡排序齐体验(2)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五年级 教材分析 本节课义务教育版五年级全一册信息技术教材的第19课 冒泡排序齐体验(2) 。本课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生对冒泡排序算法的理解与应用。冒泡排序作为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通过重复遍历要排序的数列,比较每对相邻元素的值,若发现顺序错误则交换之,直到没有需要交换的元素为止。在《冒泡排序齐体验(1)》的基础上,本课将更深入地探讨冒泡排序的过程,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其算法的执行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以及信息社会责任。 学习目标 信息意识:识别数据排序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重要性的意识。关注数据排序对信息处理和决策的影响。计算思维:深入理解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和步骤。学会使用流程图或伪代码描述冒泡排序算法。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通过动手实践,使用编程工具实现冒泡排序算法。信息社会责任:认识到合理使用排序算法对信息处理和传递的重要性。 重点 理解冒泡排序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能够通过图示或语言描述冒泡排序的过程。 难点 优化冒泡排序算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上一课我们通过“排队”活动,体验了冒泡排序的算法步骤,但对具体的数据排序认识还不够深入。本课通过分析具体的数据排序,继续探究、体验其中的算法规律,并利用程序来进行验证,了解算法的程序实现。 学生认真聆听、讨论。 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讲授新课 一、冒泡排序的过程分析找出最大数利用冒泡排序算法,把下面的最大数交换到最后(最右侧)。第1步:比较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7>5,交换位置。第2步:比较第二个数和第三个数,7<9,不交换位置。第3步:比较第三个数和第四个数,9>3,交换位置。第4步:比较第四个数和第五个数,9>6,交换位置。第5步:比较第五个数和第六个数,9>8,交换位置。验证冒泡排序的算法下面通过观察、运行冒泡排序的程序,体会算法的实现。第1步:打开配套资源中的“冒泡排序.py”程序。第2步:观察、运行程序,体验冒泡排序的算法执行过程。第3步:大致了解程序与算法的对应关系。第4步:尝试修改程序中的排序数据,再运行程序,观察变化。例如,可以在第一行中增加更多的数据。 学生认真聆听教师讲解,积极参与讨论;小组讨论完成学习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并讨论自己的见解和发现。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及解决问题并验证结果等阶段。通过互动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深对排序的理解和应用。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作业布置 在配套资源中,有用for循环实现的冒泡排序参考程序。打开并运行这个程序,观察它与 while循环的不同之处,体会同一算法用不同程序实现的方法。 课堂小结 1.通过情境体验活动,加深了对冒泡排序算法的认识,感受到数据的比较与交换规律。2.一轮“冒泡”排序后,会固定当前未排序数中最大数的位置,因此这个数不需要再参与下一轮的比较,比较次数减少一次。3.通过利用程序验证算法,初步体会到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板书 一、冒泡排序的过程分析二、验证冒泡排序的算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件网) 第19课 冒泡排序齐体验(2) (义务教育版)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新知导入 2 议一议 3 想一想 4 学一学 5 练一练 6 课堂总结 7 作业布置 8 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