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17635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日期:2025-04-1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3次 大小:7971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历史,纲要,中外,统编,高一,学年
  • cover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时空定位 线索主旨 文明产生:早期文明出现在大河流域,如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以及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等地。由于历史环境的不同,埃及、印度、希腊和中国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格局。 多元发展:早期文明的发展受地理和历史环境影响很大,独立发展,各具特色,如古巴比伦的君主专制制度、古希腊的早期民主政治。 文明扩展:农耕文明具有相对较高的生产力、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复杂的社会制度,具备扩张潜能,使文明区域不断扩大,催生了奴隶制大帝国;随着帝国的扩张,各地区的思想文化和技术得以传播交流,进一步促进了文明的发展。 帝国林立:西亚:波斯、马其顿王国;南亚:孔雀帝国;地中海地区:罗马帝国。古代世界帝国兴衰过程中,世界文明交流的总趋势不断加强。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标解读·重难批注 1.知道农业、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文明的产生,认识文明产生的三个基本标志,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重点 2.运用史料比较分析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认识不同地区文明发展与地理环境、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培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重难点 数字识记·纲目概览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知识点1人类文明的产生           文明产生的主要标志是:阶级、城市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和国家的形成等 1.文明产生的条件   “农业革命”为人类文明社会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 (1)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①早期人类生活: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人类主要依靠_____和渔猎为生,没有私有财产,也没有阶级。 ②农业的出现: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_____、小麦和豆类作物,稍后,南亚、中国和中南美洲等地也培育出各自的农作物,如南亚的芋头,中国的水稻和粟,中南美洲的_____和南瓜等。 ③畜牧业的出现:在这些地区,人类还驯养了羊、猪和牛等动物。 ④深远影响: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农耕生产需要人们_____生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 (2)社会分工的发展 ①原因:随着_____的发展,人们要求有质量更好、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 ②表现: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出现了农业和_____的分工。 ③影响:不同地区的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了_____和贸易;社会经济的发展,让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 2.文明的产生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1)私有制和剥削的产生 前提 条件 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类有了_____ 私有制 的产生 ①过程:部落首领利用职权把一部分公共产品据为己有,_____逐渐产生 ②表现:在有关原始社会后期的考古发现中,人们居住的房屋出现了明显区别,富人的房屋宽敞,穷人的房屋狭小;富人的墓中随葬品_____,穷人的墓中很少有或几乎没有随葬品 剥削的 产生 为争夺土地和资源,一些部落之间爆发战争,被征服者往往成为征服者的奴隶,_____成为人类第一种剥削制度 (2)国家的形成 社会分化 私有制逐渐产生,社会分化成_____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 阶级对抗 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斗争,成为最早的_____形式 国家形成 ①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出现了_____、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 ②原来的部落首领,演变为阶级社会中国家的_____ ③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_____产生了 知识点2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受地理和历史条件影响,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1.原因: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_____的限制,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 2.表现大多分布在北半球,亚热带、温带地区,多邻近大河流域 地域 政治特色 文化成就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古巴比伦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