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质量监测问卷 九年级化学科 试题说明:全卷共4页,满分100分,用时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从化学视角来看,其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覆帘压纸 B. 量体裁衣 C. 酿泉为酒 D. 临溪而渔 2. 人类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科学家的贡献。对下列科学家贡献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 张青莲:精确测定部分元素相对原子质量 B.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 C. 拉瓦锡:用红磷燃烧法测得空气的组成 D. 汤姆孙:发现电子 3.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引燃酒精灯 B. 滴加试剂 C. 倾倒液体 D. 铁钉放入试管 4. 装有蜡烛的包装上应张贴的标志是 A. 爆炸物质 B. 易燃气体 C. 易燃固体 D. 易燃液体 5. 实验室制取气体装药品之前,都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是 A. B. C. D.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请根据所学有关于空气的知识回答问题。 6.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21% B. 空气质量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C. 多植树造林可净化空气 D. 计入空气质量指数的有害气体为二氧化氮、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7. 下列有关空气中成分的性质以及用途,对应正确的是 A. 氮气常温下无色无味,可用作保护气 B. 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作燃料 C 二氧化碳能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 D. 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光,可制成霓虹灯 根据所学化学概念与化学反应的运用,回答问题。 8. 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生活中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膨———水分子体积变大 B. 交警查酒驾时,闻到酒精气味———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D.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易于晾干———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9. 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B. C. D. 10.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澄清的石灰水、啤酒 B. 牛奶、冰水混合物 C. 液氧、二氧化碳 D. 水银、洁净的空气 11.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 氧化反应一定放出热量,放出热量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B. 化合反应只生成一种物质,但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C.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D. 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做保护气的气体一定是稀有气体 12. 在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和氧气。将燃着的木条依次分别插入各瓶中,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则三瓶气体依次应是 A 氧气、氮气、空气 B. 氧气、空气、氮气 C. 氮气、空气、氧气 D. 空气、氧气、氮气 13. 如图是“分子在不断运动”实验的改进装置。轻推注射器,将0.2mL浓氨水全部注入试管中、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a处滤纸条自下而上逐渐变红色 B. b处观察到现象与a处相同 C. 该实验可有效节约药品 D. 棉花可吸收多余氨气,防止空气污染 14. 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B.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构成物质 C. 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粒子,故原子不显电性 D.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15. 化学课上老师演示了“粉笔蜡烛”的创新实验,装置如下图。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粉笔上产生黄色火焰,实验结束后粉笔未损耗,但金属盖中石蜡减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黄色火焰是粉笔燃烧产生的 B. 粉笔中孔隙能输送石蜡蒸气 C. 该实验能说明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D. 实验过程中可能观察到U型管内出现黑烟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共55分) 1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某兴趣小组在化学实验室进行了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