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18528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时《循环小数(1)》说课课件(共21张PPT)

日期:2025-05-0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31316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循环小数(1),PPT,21张,课件,师大,8课时
  • cover
(课件网) 《循环小数(1)》说课 义务教育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目录 01. 教材和学情分析 02. 学习目标 03. 教学流程 04. 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循环小数(1)》是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中的关键内容,是学生在掌握小数除法基本运算后对小数特征的进一步探索。教材通过实际情境(如“王鹏跑400米用时75秒”的计算问题)引出“除不尽”的现象,逐步揭示循环小数的本质特征,帮助学生从感性认知过渡到理性理解。本课为后续学习循环小数的近似值、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奠定基础,是培养数感与抽象思维的重要载体。 学情分析 一、学习状况 二、学生情况 三、解决对策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小数除法运算能力,但对“无限”和“循环”的数学概念较为陌生。 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需借助直观案例(如计算实例、生活现象)理解抽象概念。 部分学生可能在观察重复规律时存在思维跳跃或表述不清的问题,需要通过小组合作与教师引导逐步突破。 1.理解循环小数的定义,能正确判断循环小数并规范书写循环节。 2.通过观察、对比、归纳等活动,发展数学抽象和逻辑推理能力。 2.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循环小数的特征及表示方法。 理解“无限”与“循环”的本质关系,正确书写循环节。 3.教学重难点 学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探究的成就感。 4、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本节课采用直观操作法、情境创设法、引导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实践等活动,自主探究并掌握认读时间的方法。 课前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含计算动画、循环现象视频)。 2. 学案:包含计算题(如400÷75、28÷18)及探究任务单。 3. 小组讨论卡片(记录重复规律)。 5、说教学流程 判断。 复习导入 1. 9.666是循环小数。 ( ) 2. 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 ) 3. 3232.32是有限小数,也是循环小数。 ( ) 4. 3.08308308 的循环节是308。 ( ) × √ × × ... 22个少先队员采树种47kg,平均每个少先队员大约采多少千克?(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自己试着列式计算,然后小组交流。 探究新知 22个少先队员采树种47kg,平均每个少先队员大约采多少千克?(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47÷22 总树种量÷人数=平均每个少先队员采树种量 4 7 22 余数重复出现“8”和“14”,所以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是“36”。 要保留两位小数,看千分位上的数字。6>5,向前一位进1。 47÷22= 8 3 6 2 4 4 . 1 3 2 2 8 6 6 1 4 1 3 2 3 6 6 1 4 8 1 4 8 1 4 0 0 0 0 2.136 . . ≈2.14 4 7 22 22个少先队员采树种47kg,平均每个少先队员大约采多少千克?(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47÷22= 2.136 . . ≈ 2.14(kg) 答:平均每个少先队员大约采2.14kg。 ≈0.63 ≈1.89 ≈1.29 =0.625 ≈3.09 ≈2.86 1.计算下面各题,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 5.7÷9 6.24÷3.3 14.2÷11 5÷8 20.4÷6.6 20÷7 课堂练习 2.有1面大号联合国旗帜的面积是216dm ,如果每 0.65dm 重1g,这面联合国旗帜大约重多少克? (得数保留整数。) 216÷0.65 ×1≈ (g) 332 答:这面联合国旗帜大约重332g。 学生自主总结: “今天我学会了……,我印象最深的是……,我还想探究……” 教师补充: 强调循环小数的核心特征———无限”与“重复”,并预告下节课内容(循环小数的分类与近似值)。 4.课堂小结 5.布置作业 1. 书面作业:完成课本P35练习题13题。 2. 实践任务:寻找生活中的循环现象,用数学语言描述。 四、说板书设计 循环小数(1) 定义:小数部分,某一位起,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特征:无限、重复 教学理念: 本课以“问题驱动—合作探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