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20074

第七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章节复习 教案(表格式)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3-31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9520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七,格式,七年级,地理,2024,人教
  • cover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案 一、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和地理分区。 区域认知:依据亚洲地理位置特点,判断亚洲所处热量带和降水的空间分布概况。 综合思维: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人地协调观: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亚洲的人口、经济等人文地理特征。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和地理分区。 2.归纳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3.归纳亚洲的人口、经济等人文地理特征。 【教学难点】 1.分析亚洲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 2.分析亚洲气候的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三、教学策略 本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开端。学生经过七年级上册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读图能力,但对于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还不够熟悉。学生对亚洲的了解仅限于一些表面的知识,对于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具体特点及影响缺乏深入的认识。学生在空间思维和地理逻辑推理方面还有待提高。 亚洲的地理位置和亚洲的人文环境较易理解和掌握,亚洲的自然环境较为复杂,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要素的特点和联系不易理解。因此在教学时应借助各类图表,综合分析,让学生有直观的认知,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亚洲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快问快答 分布头脑风暴任务: 任务一:世界第一大洲 任务二:亚洲的地形与河流 任务三:亚洲的气候 任务四:亚洲的人文环境 小组活动1: 1~4组分别认领一个任务,展开讨论并选出一位代表发言,介绍本小组的讨论成果。 本小组其他人员作好补充。 通过学生讨论掌握亚洲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环境特征。 快问快答利于基础知识的梳理和掌握。 环节二 头脑风暴 任务一:亚洲地形与河流的关系 1.读亚洲地形剖面图,归纳亚洲地势特征; 2.读亚洲主要河流分布图,探究河流与地形的联系 通过头脑风暴,完成对重点知识内容的复习巩固。 任务二:亚洲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 1.阅读季风气候示意图,归纳冬季风与夏季风特征 2.探究亚洲东部季风气候显著的成因 任务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三个方面归纳亚洲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环节三: 攻克难点 任务一:亚洲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影响 1.认识自然环境各个要素 2.探究亚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3.探究亚洲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4.探究亚洲气候对河流的影响 5.归纳亚洲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影响 认真分析各要素的联系,把握自然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 任务二: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及成因 1.读图,归纳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 2.讨论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的原因 任务三:三种季风气候特点及影响 1.读图分析三种季风气候的特征 2.理解亚洲季风气候的影响 环节四: 试题精炼 发布针对不同知识点的易错题及中考真题练习。 讲评 完成练习 通过习题巩固所学 五、当堂练习 1.读“亚洲位置图”,从半球位置看,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 ) A. 北半球、东半球 B. 北半球、西半球 C. 南半球、东半球 D. 南半球、西半球。 2.读亚洲范围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亚洲纬度约跨70° B. 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C. a、b、c所处亚洲分区分别是西亚、南亚、东南亚 D. 亚洲只跨了热带和北温带 3.读亚洲大陆沿30°N附近的地形剖面图,亚洲地形特点不包括以下的( ) A. 中部高、四周低 B. 地势起伏很大 C. 地形复杂多样 D. 以高原为主,地面坦荡开阔 4.读亚洲地形、河流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亚洲地势中高周低 B. 亚洲河流从中部向四周分流 C. 亚洲面积大,中部地势高,形成了众多的大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