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教案 第二课时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日本人文地理主要特点及其与自然地理环境的联系。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能够从多角度分析日本的自然环境对人口特征、资源利用和工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利用日本地图,分析日本资源分布、经济发展模式和面临的挑战,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 (一)教学目标 1.运用资料认识日本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影响及措施。 2.结合图表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历程,感悟其经济对外依赖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及措施。 2.分析说明日本扬长避短发展经济的实例。 【难点】 能够结合日本国情,分析说明日本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老年人的工作状态。例如,在课堂上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老年人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跨国文化理解能力。利用图表和地图帮助学生分析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其原因。同时,讲述日本工业发展的历史故事,介绍日本工业在二战后如何迅速崛起。通过生动的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传递知识。 整体采用“问题驱动—新知感悟—小组活动—小试牛———思维梳理”方式展开。每个环节目的如下: 问题驱动:通过日本老年人工作的场景图片引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小组活动:分组完成探究活动,重点掌握本节的重难点内容日本的老龄化及措施———以学生为主体,培养探究能力; 小试牛刀:本节知识相关考题练习———解题能力提升; 思维梳理:知识梳理———强调重点,查漏补缺。 通过整个流程,辅以若干图片、影像资料、文字材料,使学生理解主要知识点,提升关键能力及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问题驱动 【图片展示】日本老年人工作的场景。 【讲解知识】如果去日本旅游,会发现出租车司机、餐厅服务员中有很多老年人。在日本,老年人还在工作是很普遍的社会现象。 学生思考 能够有效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动探索新知,激发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在日本为什么这么多老年人在工作呢? 过渡 接下来,我们来探究一下日本的老龄化问题。 环节二 新知感悟 一、人口老龄化社会 【图片展示】日本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 【知识讲解】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的7%时,这个国家就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提出问题】1970年日本老年人口数量?1970年日本老年人口占比? 读图并思考 设计通过读图,讲解人口老龄化指标以及日本老龄化情况,并思考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图片展示】日本和部分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水平图(2020年)。 【知识讲解】根据联合国老龄化划分标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7%称之为老龄化社会;超过14%,为中度老龄化;超过21%,则为重度老龄化。 【提出问题】读图,进入重度老龄化的国家有哪些?最严重的是哪个国家? 归纳总结: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的新生人口就逐渐减少。随之而来的是,日本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快速增长。日本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居全球第一。 【图片展示】日本养老负担日益加重示意图。 【提出问题】读图思考,人口老龄化可能带来的问题有哪些? 学生观看并认真听讲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归纳总结: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加重等问题。 【思与学】为什么日本多次推迟退休年龄 学生大声朗读 拓展学生课外知识。 二、对外依赖强的经济 【图片展示】日本主要工业原材料和燃料来源(2020年)、日本主要化石燃料的进口依赖度(2021年)。 【提出问题】读图,说说两幅图说明了什么问题? 读图思考 培养学生获取解读地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