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21063

5.2 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2025春七下道法同步精品教学课件24张PPT+视频素材】

日期:2025-04-03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39次 大小:4388159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同步,素材,视频,PPT+,24张,教学课件
    (课件网) 统编2024七下道法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2025年春七下道法同步精品课件含视频(统编2024版) 第二单元 焕发青春活力 第五课 人生当自强 5.2 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学习目标 情境学新知 课堂小结 1 3 4 5 随堂练习 课后作业 6 新课导入 2 目录 新课导入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1939年,陕甘宁边区和敌后各抗日根据地面对财政经济上的困难拮据,毛主席号召大家:“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 1945年8月,毛主席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中说:“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抗战中毛主席号召陕甘宁边区和抗日根据地自立自强,同时也正是因为千千万万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最终才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自强是中国人民身上的优秀品质,那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吧! 1.通过学习抗日英雄的感人事迹,知道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的原因。理解少年强则国强,自觉将未来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培养政治认同。 2.通过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自强不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程,以及新时代我国航天工作者自立自强谋创新的举措,清楚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应当树立远大理想,练就真本事,在苦难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塑造健全人格。 学习目标 情境学新知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让我们学习英雄们感天动地、自强不息的伟大事迹,从中汲取前行的强大动力。 密林深处,一个身材高大的人,对逼近的日伪军双手握枪, 左右射击,他把满腔仇恨凝聚在枪口上,给敌人以有力地回击。 他就是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杨靖宇。 1939年冬,杨靖宇率领部队在林海雪原与敌人艰苦周旋。敌 人不仅实行经济封锁,还以万元悬赏杨靖宇的头颅,派人诱降。 面对诱降,杨靖宇激昂地说:“一个忠贞的共产党员,民族革命 战士,为了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头 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贰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 1940年2月,杨靖宇和战友们在转战中陷入日军的包围,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最后只身一人与敌人周旋5昼夜,于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 抗日英雄———杨靖宇 在山西朔州市平鲁区烈士陵园,矗立着一尊跃马提枪、飒爽英 姿的塑像。她就是著名抗日民族女英雄、印度尼西亚归国华侨李林。 李林,原名李秀若,福建尤溪县人,1915年出生于贫苦农民家 庭。幼年被侨眷领养,侨居印度尼西亚。1933年冬,就读上海爱国 女中,积极参加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参加了共产党人领导的“抗日 救亡青年团”,写下“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的誓言。 1940年4月,日伪军集中1.2万兵力,对晋绥边区进行“扫荡”。26日,晋绥边区特委、第11行政专员公署机关和群众团体等500余人被包围。 为了掩护机关和群众突围,李林不顾怀有3个月的身孕,率骑兵连勇猛冲杀,将日伪军引开,自己却被围困于小郭家村荫凉山顶。在腿部和胸部多处负伤后,仍英勇抗击,毙伤日伪军6人。被日伪军包围后,她宁死不屈,用最后一发子弹射进喉部,壮烈殉国。 情境思考:看完两位抗日英雄的故事,你有哪些感悟? 情境思考:看完两位抗日英雄的故事,你有哪些感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和社会实践沉淀出的优良传统。少年强则国强,我们的未来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在美好的青春年华里,我们手握历史的接力棒,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新中国刚成立时,西方国家在政治上敌视,经济上封锁,文化上孤立,军事上威胁,中国共产党接手的烂摊子经济萧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