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21390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教学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5-04-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33592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7课,全球,联系,初步,建立,世界格局
  • cover
(课件网) 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都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航海冒险受何启发? 为何可以贩卖黑奴? 谷物动物来自何方?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三单元 第7课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哥伦布大交换是一场关于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以及思想观念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一场引人注目的大转换。 在人类史上,这是关于生态学、农业、文化许多项目的一件重要历史事件。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这是世界性大规模航海,也是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联系的开始。这种生态学上的变革,便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 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流 16-20世纪世界人口迁移示意图 数万年来……所有的黑人都生活在非洲,所有的白人生活在欧洲及中东,所有的蒙古人(黄色人种)种则生活在东亚和美洲,而澳大利亚人则生活在澳洲。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一)人口迁移 材料:15世纪末到17世纪,伊比利亚白人大举移民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到1574年,西班牙人移民总数达15万。到1590年,巴西的欧洲白人已有三四万。与此同时,印第安人便开始了锐减和被灭绝的过程,16-17世纪时锐减了约90%。在印第安人锐减的同时,欧洲人又大肆猎捕黑人,运入美洲供奴役。16-17世纪,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又大量移民北美,最后形成了今天美利坚人、加拿大人的主体。17-18世纪时,荷兰人、英国人又大举移入南非,形成了今天南非的白人。 ———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 1、15至18世纪人口迁移的背景、概况和特点。 背景: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相互往来,推动了人口的迁移 概况:①欧洲人入侵、大批来到美洲; ②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 ③美洲印第安人人口减少; ④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有族群混 合现象。   特点:①从宗主国向殖民地和附属地迁移; ②从较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及新开 发区移民; ③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人口。 (一)人口迁移 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流 材料1:在16世纪的上半期,西班牙人侵占了整个西印度群岛、墨西哥和秘鲁。与此同时期,葡人又强占了南美的东部。他们……强占了原属于印第安人的土地;屠杀了大部分土著居民,其余的人被迫去从事苦役和陷于贫困的境地……在西班牙殖民地上,仅从1492-1541年止,印第安人被各种各样的方法所歼灭的,算起来至少有1500万人……在波多黎各和牙买加岛上,在1509年西班牙人刚出现时,共有六十万印第安人,而到1542年时已只剩下不过四百人了。在海地岛起初约有一百万居民,而到1542年时活着的印地人只有二百人了。 ———郑如霖《新航路发现的背景及其后果》第30页 材料2: “美洲大陆的种植园先生产了大量烟草和蔗糖,后来又生产了大量咖啡、棉花及其他商品在欧洲销售。这种种植园实行单一经营……必须输入劳动力,从而导致了繁荣一时的三角贸易:欧洲的朗姆酒、布匹、枪炮及其他金属制品被运到非洲,非洲的奴隶被运到美洲,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被运到欧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459页 2、15至18世纪人口迁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