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望海潮 柳永 俗话说的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盛景,四股令人魂牵梦绕。富有天堂美誉的杭州更有天赐美景,钱塘大潮是晴空排浪。怒涛卷霜雪,西湖美景则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美的景致。美的画面没得比跳美的神韵,美的音律美不胜收,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刘勇的《望海潮》来领略一下这人间天堂的美丽景色。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了解有关宋词的常识和词人柳永的有关成就贡献,分析意象与意境,把握情感,分析表现手法。 2.在诵读中品味语言;通过合作探究完成对艺术手法的分析和鉴赏。 3.希望激起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及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教学目标 词 1、词兴于隋唐,成熟于五代,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 2、词是诗的一种,是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所以也叫“歌词”,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3、词牌:是与韵律相配合的乐调形式。是填词用的曲调名,曲调即称为词牌,其通常 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宋后,词经过不断的发展产生变化,主要是根据曲调来填词,词牌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当词完全脱离曲之后,词牌便仅作为文字、 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 ★词 的 分 类 按长短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字 长调:90字以上 按段落 单调、双调、 三叠、四叠 按风格 豪放派、婉约派 ★词 的 风 格 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狭窄。 婉约派 代表人物 柳永、晏殊、晏几道、周邦彦、李清照、姜夔、李煜等。 ★词 的 风 格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豪 放 派 代表人物 苏轼、辛弃疾、 岳飞。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字耆卿,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 作 者 柳永乃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在四旗中号“情长”,有“豪苏腻柳”之称,柳词 如江南二八少女,清新婉约,细腻独到。 柳永的词凄婉缠绵,儿女情长,但却不靡靡。构词意境脱俗,豪放不羁。以至于“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词,始行于世”。时人云:“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风 格 夸 思考本文主要围绕文中的那个字进行描述的? 赏析诗歌 请结合全词思考: 1.词人“夸”了什么? 2.如何“夸”? 3.为什么“夸”? 活动一:词人“夸”了什么? 地理位置重要 社会条件优越 长期繁盛历史 思考:本词从哪些方面夸赞杭州繁华? (1)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都市繁盛) (2)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景色壮观) (3)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生活富足) (4)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西湖山水秀美) (5)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百姓生活愉悦) (6)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官员情趣高雅) 思考:作者如何夸赞杭州之美的?你认为整首词中哪句话写得最好,为什么?(可从典型意象/炼字/手法等角度赏析) 活动二:如何“夸”?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选取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四个景象,由景而人,运用夸张手法,描写城内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人口数量众多。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视线从城内转到钱塘江边,来写“形胜” 拟人:波涛如怒 比喻:“霜雪”比喻浪花洁白如雪。 夸张:“天堑无涯”极言无边无际 对偶、视听结合、动静结合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