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21789

5.1《阿Q正传》课件(共31张PPT)

日期:2025-04-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131626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阿Q正传,课件,3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我愿意用我全部作品'换'鲁迅的一个短篇小说:如果能写出《阿Q正传》那样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中篇,那我愿意把我所有的小说都不要了。” 莫言 课堂导入 文/鲁迅 标题解读———阿Q 鲁迅在小说前言里解释,他应该叫阿Quei,但不知道他是不是中秋节出生,所以不能写桂花的桂;也不知道是否有哥哥叫阿富,所以也不能叫宝贵的贵,因此就用拼音的第一个字母Q来代替。 象形———之所以用Q,因为Q像没有五官的圆圃的脸,托一根辨子是当年汉人的耻辱,如今辛亥革命来临之际,这群人还守着辫子不肯剪去。一个Q,体现出封建、落后、麻木的国民性,像被杀头也没表情的“吃瓜群众”的脸。 ①“阿Q”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一个无名无姓的普通农民。 标题解说 《阿Q正传》是鲁迅创作的中篇小说,创作于1921年12月,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副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 该小说创作于1921年底,共分9章。作品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乡村社会为舞台,描写了这个人物可怜、可笑、而又可悲的一生,寄寓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刻忧思。 “正传”指章回体小说、评书等的正文,也指所要叙述的正题,这里引申为“本传(记载一人的生平事迹)”的意思。 内容简介 姓名籍贯皆渺茫 闲话休题言正传 1 序 自尊自负癞疮疤 即使挨打也优胜 2 优胜纪略 耸肩等候哭丧棒 欺软淫辱小尼姑 3 续优胜纪略 土谷祠里想孤孀 无处立足因吴妈 4 恋爱悲剧 生计无着恨小D 静修庵里偷萝卜 5 生计问题 风风光光回未庄 敬而远之一小偷 6 从中兴到末路 独自投身革命党 手执钢鞭将你打 7 革命 假洋鬼子真霸道 白盔白甲成碎片 8 不准革命 稀里糊涂成死囚 圆圈不圆也嚓嚓 9 大团圆 1介绍阿Q的身世 2.3写阿Q性格的主要特征———精神胜利法 4.5.6写阿Q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遭遇 7.8写阿Q在未庄风传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和遭遇 9阿Q被杀 第三章 续优胜记略 30-33被赵太爷打 34-47被王胡打 48-55被假洋鬼子用哭丧棒打头 56-69被小尼姑骂“断子绝孙” 第二章 优胜记略 1-4简述阿Q事迹和性格 5-12被闲人嘲笑癞疮疤被打 13-17被闲人无故仇视被打 18-29被闲人乱中抢钱被打 受欺侮的对象 想欺侮别人却失败 任务一:快速阅读文本,概括小说情节,思考同样是“优胜记略”,为什么分为两章写? 他不仅是被侮辱被损害者,而且是侮辱损害他人者。 说自己是赵家本家 先骂王胡“毛虫” 先说“秃儿。驴” 先说调戏尼姑 阿Q何其人 1.初诊接诊,收集人物资料,定位来访者身份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 姓名 籍贯 行状 婚姻状况 身份 工作 家庭成员 住址 爱好 外貌特征 性格特征 (显著特征) 生平最得意的事 无(渺茫) (无依无靠的)雇农 无 喝酒、押牌宝 未婚 打短工 未庄土谷祠 癞疮疤、黄辫子、破夹袄 不详(渺茫) 阿Q 精神胜利法 欺负小尼姑 1.初诊接诊,收集人物资料,定位来访者身份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 通过以上信息,我们可以看到,阿Q是一个怎样的人? 无名无姓,无籍贯无行状 没有家人,大龄未婚 上无片瓦,下无寸地 没有固定职业、穿破夹袄,头有癞疮疤 地位低下 无依无靠 贫困 六 无 产 品 六无:无名无姓无籍贯无行状无家无固定职业的底层贫民。 处在社会底层,深受剥削和压迫 课前预习: 再读课文节选部分1 — 4段,梳理阿Q性格。 2.初步诊断,分析生平事迹,评估来访者性格特征。 质朴、愚昧、 自尊自大 狭隘保守、盲目趋时 课前预习: 再读课文节选部分,围绕“打与被打”,梳理文中涉及到的阿Q事迹,概括事迹,并划出原文语句分析其病态性格,完成表格。 2.初步诊断,分析生平事迹,评估来访者性格特征。 事件 原文语句 阿Q的性格 优胜记略 续优胜记略 癞疮疤被嘲讽, 反抗被打 5-12 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