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21935

课时作业(十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5次 大小:7102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历史,课时,2024-2025,纲要,中外,统编
  • cover
课时作业(十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分值:62分) [基础达标练] 1.(3分)右图为某画报上刊登的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巴尔干半岛的漫画。这反映了造成当地局势紧张的主要因素是(  ) A.巴尔干半岛的民族和领土纷争 B.欧洲大国企图压制地区冲突 C.欧洲大国的干预 D.此地优越的地理位置 2.(3分)[2024·山西吕梁高一月考]有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有人认为它是由民族主义泛滥造成的,还有人认为其是列强经济竞争和争夺殖民地的结果。根据所学知识可推知,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巴尔干危机加剧 B.欧美列强争夺世界市场 C.英德争夺殖民地 D.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不平衡 3.(3分)[2024·湖北武汉月考]1914年侵入西欧的德军呈庞大的扇形运动,处在最外层的第一集团军必须竭尽全力往前猛冲。但第一集团军只有一台仅能拍发最紧急电讯的发报机,野战电话系统也不完备,该军很快陷入难以与总参谋部及时联络从而不得不自己做决定的境地。可见(  ) A.技术条件制约着战争行动 B.德国的综合国力相对落后 C.交战双方深陷消耗战泥潭 D.英法正义性使之得道多助 4.(3分)美国总统威尔逊在1916年7月10日的演说中说道:“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应当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并且要全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这个世界。”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这是美国参加一战后的一次演说 B.反映了美国称霸世界的意图 C.演说意在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 D.表明美国已经放弃中立政策 5.(3分)[2024·江苏扬州高一期中]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派往欧洲的14万中国劳工中有数万人死亡,长眠异国他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材料主要说明了(  ) A.赴法华工的表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赴法华工为协约国赢得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C.中国的参战是协约国赢得战争的主要原因 D.中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收回了一些主权和利益 6.(3分)《欧洲史》中写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欧洲强国在战争中失去了世界霸权。人们从此转向华盛顿和莫斯科。”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这里的“时代”是资本主义时代 B.欧洲因一战失去国际政治话语权 C.美国、俄国因参加一战实力大增 D.一战使传统的国际格局开始改变 7.(3分)列宁指出:凡尔赛体系使世界十分之七的人口陷于被奴役的地位。这些奴隶遍及全世界,受英国、法国和日本等一小撮国家的宰割。这表明该体系(  ) A.加强了英国殖民帝国的地位 B.带有帝国主义的掠夺性 C.形成了稳定的国际关系 D.解决了法德之间的矛盾 8.(3分)在巴黎和会上,英、美支持日本取得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在华盛顿会议上,它们又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英、美态度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力图遏制日本势力的扩张 B.中国人民反日斗争的高涨 C.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 D.英日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提能培优练] 9.(3分)[2024·浙江舟山中学质量检测]历史学习可以多样化。漫画可以拓宽学习历史的途径,达到“以图证史”的目的,能够更直接鲜明地感受历史。下图所示漫画揭示了(  ) A.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国家的勾结与争夺 B.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新中心 C.萨拉热窝事件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战 D.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扩张的野心 10.(3分)“马恩河之战后,双方开始向沿海地带机动,但无任何战略意义,只是把战线延长到海边。双方统帅部分别于11月15日和17日下令转入防御,建立筑垒阵地,固守自己的位置。从此,西线的机动战结束,完全转入阵地战。”该战场形势(  ) A.说明了一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