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21953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共5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4-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262459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51张,PPT,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部编版高中语文 必修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尊称为“圣人”。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有弟子三千,其中身通六艺者(诗、书、礼、易、乐、春秋)七十二人。 孔子其人 孔子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论”:编撰 “语”:语言 “论语”就是语言的编撰。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并称为“四书” 论语其书 《论语》《孟子》 《大学》《中庸》 《诗》《书》《礼》《易》《乐》《春秋》 《诗》《书》《礼》《易》《春秋》 文学常识 礼、乐、射、御、书、数 六艺 《诗》《书》《礼》《易》《乐》《春秋》 1.孔子的伦理思想———仁。“仁”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的尊重和同情,它是统摄“义、礼、忠、恕”等德行的最高理想,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标准。 2.孔子的政治理论———德治”与“正名”。孔子提出“德治”的治国主张,认为统治者应先“正己”而后“正人”,以德治民,他把“仁”扩充到政治领域。要求君主爱民、施行仁政。 孔子的主要思想 孔子 3.孔子的教育观———有教无类。他主张教育的对象不应分贵贱贤愚,要一视同仁,开平民教育之先河。因材施教:这是教学方法,他重视启发式教育,是现代民主个性化教育和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源头。学思并重:这是治学方法,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均衡发展:孔子之教,重视德、智、体、美的均衡发展。 孔子的主要思想 孔子 孔子十分推崇周礼,周礼分为“礼”和“乐”两个部分,周公制礼,把它当度作社会道德、行为的准则;把制乐作为教化的规范。西周礼乐制度从天子一直推行到社会底层,如有些乐器只有天子可以享用,如果诸侯士大夫享用便是越礼,低阶层享有的乐器乐师数量不能超过高阶层。在周礼的教化下,上至天子诸侯士大夫,下至百姓农工商,举止大方,谈吐风雅;社会风气为之一新,国民道德水准为历朝之巅。 孔子推行“周礼” 礼崩乐坏是一个逐渐的,缓慢的过程,始于西周末年,深化于春秋时期,完全崩溃则是在战国时代,礼乐制度重人文与教化,崇尚精神追求,兴盛于西周长达四百多年的和平时期。在像春秋时期的乱世,周朝的礼乐制度就没有了市场,取而代之的是尔虞我诈的权术斗争。奉行强盗政治的,重利轻义的秦国在最后的角逐中胜出,而恪守周礼的宋襄公和楚怀王却成为典型的牺牲品,这也充分说明礼乐制度不利于国家在战乱中图存发展。 礼崩乐坏 解读题目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 侍坐》 这四个人都是孔子的学生 (由) 子路 (点) 曾皙 (赤) 公西华 (求) 冉有 侍坐:在尊长近旁陪坐 解读题目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仲由字子路,少孔子九岁; 冉求字子有,少孔子二十九岁; 公西赤字子华,少孔子四十二岁: 曾点字皙,年龄不详;其子曾参少孔子四十六岁。 体现儒家思想的“长幼尊卑有序”思想。 四子排序的依据是什么? 按年龄从大到小排序 古人的名、字与号 1、古人有名有字 命名:婴儿出生三个月后。 取字:男子20岁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 2、通常名和字是有联系的,字是对名的解释。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曰原”,“原”是宽阔平坦的意思。 文学常识 3、古人尊对卑称名,卑自称也称名;对平辈或尊辈则称字,称呼平辈或尊辈的名相当于骂人。如孔丘自称为丘,这是谦称;孔子对弟子冉求称求,这是尊对卑的称呼。 4、别号在应用上和字没有显著的区别。 正音 饥馑 曾皙 哂 舞雩 铿尔 小相 沂 冠者 喟 俟 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