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古诗三首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也傍桑阴学种瓜。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 A.傍晚 B.靠近 C.临近 2.童孙未解供耕织。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 A.理解,懂得 B.分开 C.解释 给下列加点的字选出正确的意思。 3.稚子金盆脱晓冰 ( ) A.幼小的孩子 B.婴儿 C.十六七岁的少年 4.稚子金盆脱晓冰 ( ) A.黄金做成的盆 B.铜盆 C.金色的小盆 5.彩丝穿取当银钲 ( ) A.银钱 B.银色的线 C.金属打击乐器 6.忽作玻璃碎地声 ( ) A.水晶 B.可以制成镜子、窗户 C.美玉 7.《村晚》的作者是( ) A.宋·杨万里 B.唐·孟浩然 C.宋·雷震 D.宋·范成大 二、填空题 8.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9.看拼音,写词语。 zhòu yè bái zhòu sāng shù sāng yè ( ) ( ) ( ) ( ) yún tián chūn xiǎo zhī xiǎo gēng yún ( ) ( ) ( ) ( ) 10.解释加点的词语。 (1)稚子金盆脱晓冰 金盆脱晓冰: (2)短笛无腔信口吹 信口: 11.生字扩词 昼:( )( ) 耘:( )( ) 桑:( )( ) 晓:( )( ) 12.看图写诗句。 三、语言表达 13.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 四、书面表达 14.选做。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五、诗词曲鉴赏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5.“供”在诗中读 ,意思是 。“供”在“供不应求”一词中读 ,意思是 (①供给,供应;②指按期拿出钱款还贷;③提供某种利用的条件)。 16.前两句提到的农活有; 、 ;从“ ”和“ ”这对反义词中我们能感受到农民劳作的辛苦,从而体会到诗人对他们勤劳品质的 之情。 17.读后两句诗,想象画面,完成对话。 孩童甲(挠挠头):大人们这么忙,可我们既不会耕田,也不会搓麻线,怎么办呢? 孩童乙( ): 孩童甲( ): 孩童乙( ): 18.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本诗写了大人辛勤劳作,孩子也从小就承担起家庭重担的场面。 ( ) ②农村的孩子们从小看父母劳动,耳濡目染,也学着种瓜,体现了孩子们对劳动的热爱。 ( ) ③古诗写孩子们学大人种瓜,主要是为了表现孩子们很调皮。 ( ) 《1.古诗三首》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B A A B C C C 1.B 2.A 3.A 4.B 5.C 6.C 7.C 8.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范成大(宋)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9. 昼夜 白昼 桑树 桑叶 耘田 春晓 知晓 耕耘 10. 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随口。 11. 昼夜 白昼 耕耘 耘田 桑树 桑叶 春晓 知晓 1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3.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14.例文: 村晚 这是一个宁静的夜晚,可四周的一切却仍像个调皮好玩的孩子似的,充满着活力与生机。当诗人雷震来到久违的村庄,便沉浸在这梦一般的美轮美奂的景色之中了。 池塘的水依然是清澈的,池塘边上长满了一大片一大片的野草,挨挨挤挤,像是在跳着集体舞,又如同在开着盛况空前的音乐会。“沙沙”“嚓嚓”……听着听着,雷震竟然成了一位观众,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野草的颜色更是无与伦比、光彩夺目,淡淡的绿似乎只要一摸就会流走似的。红嘟嘟的野花星星点点,融洽地与绿草互相掩映。这草地就是一幅画,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清澈的池水,静静地睡着,宛如披着一层面纱的少女,神秘却透露着几分优雅。水里的鱼一溜烟都不见了,想必是在捉迷藏吧!水面涨得很高,倒是引来了一些小鸟,它们叽叽喳喳地叫着,有的正悠然地喝水,平静的池面与活泼的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