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第三中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编制元素周期表的是门捷列夫,道尔頓的成就是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C 项符合题意。 2.B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Pm中质子数为61,B项正确。 3.A钠与水反应放热,A项正确;过氧化钠属于过氧化物,B项错误;碳酸钠的俗称是苏打,C项错误;N的焰 色为黄色,不用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项错误。 4,DF3+、H与OH不能大量共存,A项不符合题意:Ba+与SO片、S-与H不能大量共存,B项不符合题 意:C2+与C)不能大最共存,C项不符合题意:溶液中离子均可以大量共存,D项符合题意。 5.ANa与O2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才能化合成NO2,A项符合题意。 6.D常温下,金属钾为银白色固体,A项正确;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 物的碱性增强,碱性:KOH>NaOH,活泼性:K>Na,B项、C项正确;钾比钠的活泼性强,还原性:K>Na,氧 化性:Na+>K,D项错误。 7.C氯气和氢气在光照条件下混合才会发生爆炸,纯净的氯气与氢气点燃时可以安静地燃烧,A项错误:新制 氯水中有HCO,次氯酸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B项错误:氯气有毒且密度比空气大,因此若氯气 发生泄漏,应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向高处转移,C项正确:漂白粉不可露置在空气中,C(CO):十H2O +C0CaCO,+2HCIO,2HCIO光墨2HC1+O,↑,D项错误。 8.B向MgC溶液中滴加NOH溶液至过量,二者反应产生白色难溶性碱Mg(OH)2,Mg(OH):不溶于水, 也不溶于过量NaOH,因此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A项正确:Fe+与SCN能反应产生红色物质,Fe 不能,B项错误;N与HO反应生成NaOH使酚欧变红,同时产生H2,C项正确:酸性KMO,溶液具有强 氧化性,会将具有还原性的Fe2+氧化,自身被还原为M+,因而溶液的紫红色会褪去,D项正确。 9.C不能将浓疏酸直接加入容量瓶中,A项错误;新制氯水能漂白指示剂,无法用pH试纸测定其pH,且不能 将pH试纸伸人溶液中,B项错误:固液分离用过滤的方法,C项正确:氯气会与碱石灰反应,D项错误 10.D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CO,CO是化合物,A项错误:CO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 H2CO的电离,而不是CO2,B项错误:每生成1molH2,转移3mol电子,C项错误;CH、CO)2均是温室气 体,D项正确。 11.C次氯酸是弱酸,不能拆,A项错误:少量的Ba(OH)2中的Ba+与OH厂应全部参与反应,化学计量数之比 应为1:2,B项错误:向NaCO稀溶液中通人CO:CO号+CO2十HO一一2HCO方,C项正确:酸性条件下 不会有OH生成,D项错误。 12.B若溶液B中有Fe+,不可能得到周体,A项错误,将固体A投入稀盐酸中,无气泡生成,则周体A中只 有Cu,说明Fe+全部被还原成Fe2+,且一定生成了Zn+,若C2+恰好完全反应,则溶液中不含C+,B项 正确;Zn置换出Cu或者F,周体质量均减小,不可能等于mg,C项错误;若溶液B不含铁元素和铜元素, 则固体A中可能含有Zn粉,D项错误。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鄂尔多斯市第三中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化 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 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一第四章第二节。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Fe56Cu64Zn65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