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24180

11.3严于律己(新教材课件)(共29张PPT)+视频素材

日期:2025-04-04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437455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1.3,严于律己,新教材,教材,课件,29张
    (课件网) 董丽娜从小患有先天性眼病,只有微弱 的视力,10岁彻底失明。此后的人生 中,她在盲聋学校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 所有课程,22岁开始学习播音,被中国 传媒大学正式录取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 业研究生,成为中传首位盲人研究生。 给了我平等的考试的机会 2023年6月28日,她以中国传媒大学播 音硕士身份毕业,成为全国首位视障播 董丽娜 音硕士。 11.3严于律己 第十一课 远离违法犯罪 目录 CONTENTS 1.为什么要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2.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3.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 4.未成年沾染不良行为有何危害 如何避免以下情境中违法行为的发生 情境一:刘某嫌下楼扔垃圾费劲,把垃圾从楼上扔了下去,砸到了人。 情境二:李某拨打报警电话,想看看警察是否会来,结果警察真来了! 情境三:袁某借了吴某的钱一直不还,吴某把他关了几天让他还钱。 为什么要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背诵)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人。 分析材料中的行为涉及刑法中的哪些罪名 中学生李某在学校多次无故殴打、辱骂同学刘某,还用手机拍摄视频并在网上传播,导致刘某身体受伤、精神抑郁无法正常生活和学习。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李某无故殴打他人 造成他人轻微伤,辱骂他人情节恶劣。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严重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破坏了社会秩序,其行为触犯刑法,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故意伤害罪、侮辱罪 分析材料中的行为涉及刑法中的哪些罪名 小明无端被同校的一群15岁学生盯上了。这些学生长期在各种线上课堂、社交平台发送侮辱、谩骂、诬陷小明的网络信息,甚至将群内的聊天记录剪辑制作成视频再次传播,导致小明的生活和学习受到严重干扰。最终,这些学生被依法逮捕并提起公诉。 侮辱罪、诽谤罪 都会对受害者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破坏学校和社会的和谐氛围,并可能对整个社会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 思考:校园霸凌、网络暴力行为有何危害 遇到类似的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办 ①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 我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即使犯罪也不受刑罚处罚。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年龄小不能成为违法犯罪的挡箭牌! 观点辨析 谈一谈:你同意哪位同学的观点?为什么? 提示:根据刑法规定,年龄小犯罪,也会受到刑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思考:做出这一规定的原因有哪些? ①是增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促进其尊法守法的需要。 ②是维护受害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 ③是依法规范未成年人行为,促进其健康成长的需要。 ④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需要。 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 违法犯罪会对他人、社会和国家造成危害。我们要时刻警惕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罪。那种认为自己年龄小与违法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思考:视频启示我们怎样严于律己 ②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的行为。 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有刑法规定、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行为,以及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一)吸烟、饮酒; (二)多次旷课、逃学; (三)无故夜不归宿、离家出走; (四)沉迷网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