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25319

艺考生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 课件(5份打包)

日期:2025-05-0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5764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考生,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
    (课件网)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边界望乡 洛 夫① 说着说着 我们就到了落马洲 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 手掌开始生汗 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 乱如风中的散发 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 一座远山迎面飞来 把我撞成了 严重的内伤 练习9 文学类文本阅读(5) 病了病了 病得像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 只剩下唯一的一朵 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 咯血。而这时 一只白鹭从水田中惊起 飞越深圳 又猛然折了回来 而这时,鹧鸪以火发音 那冒烟的啼声 一句句 穿透异地三月的春寒 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 你却竖起外衣的领子,回头问我 冷,还是 不冷 惊蛰之后是春分 清明时节该不远了 我居然也听懂了广东的乡音 当雨水把莽莽大地 译成青色的语言 喏!你说,福田村再过去就是水围 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 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 后记: 1979年3月中旬应邀访港,十六日上午余光中兄亲自开车陪我参观落马洲之边界,当时轻雾氤氲,望远镜中的故国山河隐约可见,而耳边正响起数十年未闻的鹧鸪啼叫,声声扣人心弦,所谓“近乡情怯”,大概就是我当时的心境吧。 【注】 ①洛夫,台湾诗人。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手掌开始生汗”传达的是一种紧张的情绪,表达的是渴望看见却又害怕看见的心态。 B.白鹭“飞越深圳/又猛然折了回来”写出了诗人渴望飞到故国而不得的无可奈何的哀痛。 C.“惊蛰之后是春分”借传统节令,在时空和心理距离上营造出“伸手可及”的家乡氛围。 D.“福田村再过去就是水围”一步步逼近故国的泥土,表明游子的故乡便是广袤的祖国大地。 1.C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C项,“时空”错,没有空间,此句从时间和心理距离上营造出“伸手可及”的家乡氛围。故选C。)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说着说着”四个字,平平而起淡淡引入,却与后面强烈的情感形成一种情感上的跌宕起伏,体现了抒情节奏的控制。 B.“鹧鸪以火发音/那冒烟的啼声”运用通感,化视觉于听觉和触觉,使得原本抽象的思乡之情多维度、立体式地传达出来。 C.同行者“竖起外衣的领子”与诗人“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望乡的情之深,思乡的意之切。 D.“一掌冷雾”与开头的“雾正升起”相呼应,一首诗,以“雾”起,以“雾”终,既烘托了全诗的氛围,又形成情绪的回环。 2.B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解读诗歌的能力。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B项,“化视觉于听觉和触觉”错,应当是“化听觉于视觉与触觉”。因为鹧鸪的声音是“听觉”,而“火”“冒烟”是触觉和视觉。故选B。) 3.“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中的“距离”如何理解 3.【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艺术的魅力。具体考查理解词语的丰富含义和作用。“距离”的表层含义是望远镜调整的空间距离,因为本诗的创作背景是1979年3月,洛夫访问香港时创作《边界望乡》。当时洛夫在余光中的陪同下,去边界落马洲用望远镜看大陆,洛夫离乡三十年,近在咫尺却过不去,有家不能归,近乡情切。于是写下了此诗,表达其游子怀乡咫尺天涯的伤痛、落寞和无奈。“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中的“距离”,也是诗人与故乡分离的时空距离,诗人在外漂泊几十载,如今才能够在落马洲之边界用望远镜拉近与故乡的“距离”,表达了诗人作为游子的怀乡咫尺天涯的伤痛、落寞和无奈。当诗人举起望远镜来眺望的时候,魂牵梦绕的故乡近在眼前,以“心跳”的距离写自己“近乡情更怯”的心理,“远山”把我“撞成”“内伤”,显示自己那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沉重悲苦之情。 【答案】 ①是望远镜调整的空间距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